![]() | |
孙雨曾经在邮政报刊发行局工作了七年,98年辞职开始创业。由于学的是发行专业,自己对这些业务也比较熟悉,就和两个朋友开了家报刊配送公司。
刚刚开业时没有业务,孙雨和合作伙伴就去买了3万册过期书刊,跑市场销售。找报刊亭代销,去图书市场卖书,辛辛苦苦了一个多月挣了4000元钱。这时有一家发行量不是很大的报纸《电脑商报》找到了他们(因为发行量小,邮局是不负责投递的),但是那时,这样的公司还很少,《电脑商报》的负责人还不是很信任他们,就只给他们1000份报纸,在西城区投递。孙雨就抓住了这次机会,招聘了50多名下岗职工,正式开始投递生涯。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孙雨终身难忘的事情。一天,投递员都去送报了,应该在十一点之前就把报纸送到读者手里,可是有一个片区的读者打来电话,投诉还没有收到报纸。创业初期,这对孙雨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她专门跑到订户家里,发现这一片区都没有人投递。孙雨赶紧找到投递员的家里,可是这个投递员不在,最后在他家的床底下找到了所有的报纸。孙雨没有回家,住在办公室里,第二天一早,带着所有的报纸,自己去挨家投递,并且向读者解释。从早上7点一直送到了下午三点。这件事情虽然没有给公司带来损失,可是对孙雨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在招聘员工方面,她更注意员工责任心,也开始明确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第一笔业务的由来
等于是八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叫《电脑商报》的,那是他们做的第一笔业务,兴奋,当时去了以后,就跟人家谈,人家当时问,多少钱,投递一份报纸,当时想,投一份报纸,多少钱呀,没算这账,人家就问,你看你以前让别的单位投是多少钱,你就给我们多少钱就行了,或者投完了以后,再说价格,没做过嘛,所以也不好轻易地说多少钱,怕高了吧给人要跑了,怕低了自己又不划算,所以问了人家。
开着车送报
当时送《电脑商报》的时候,它等于是一份赠阅的报纸,就是白给的,但是缺人手嘛,自己也得上,孙雨开着车去送报,车的副座上,还有后座上码的全是报纸,因为它报纸很厚,也挺沉的,等于是开到大厦底下,跟人家保安打了一声招呼,人家一看,哟,女孩子,就不像是送报的,还当是做什么工作的,抱着那个报纸,人家看着都觉得特可笑。当时送报的时候还穿着裙子,还迈不开。因为当时前期的时候,他们服装不是统一的,当时有的人穿得比较破一点,进大厦,就觉得抬不起头来,孙雨说"你有什么抬不起头来的,去了以后,昂着头,挺着胸进去,咱们又不偷,又不摸,咱们靠体力吃饭,有什么呀?有什么问题?"一车报,大概得送了有五个多小时吧,最后等于还剩下了,剩下有五六十本,也这么厚呢,心里头挺不舒服的,工作没完成,当时在那个报纸上,还给它批好了,这个是迁址了,那个是调动,一条一条的,这个送不出去的,是找不到读者了,这就是到位率,到位率不高,后来就把这个拿回去了,拿回去了, 投递员也有,汇总起来,大概得有几百本,就给它拿回去了,然后把情况跟人家说了一下,当时人家觉得,这个公司挺负责任的,说咱们把西城的业务也给她吧。
现在孙雨的业务不仅仅在北京,他已经开始在外省开办分公司了,还增加了送大米,送油等。
责编: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