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受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29日 16:33
这次面对非典的突然爆发,作为记者却无奈的退居在“倒萨”前线的后沿。待我们能够出击采访的时候,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早已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和勇士。
我们的采访不在前线,没有危险,而栏目的领导却反复叮咛、一再强调:宁愿放弃节目也要保障安全!此时此刻使我感受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感温暖,同时也意识到每一个人必须做到安全无恙,因为这也是一种责任!
我没有去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院采访医护人员,没有体会到直面生死考验的第一感受,然而面对每一个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面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为之劳碌奔波的身影;面对外来打工妹那一张张灿烂自信的笑脸,你就不能不受到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感染和激动!
◆北京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石凤云:抗非典这个战役打响以后,作为政府的服务部门,我们应该坚守岗位。同时根据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及时进行调整,针对当前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一些与抗非典相关的新岗位,比如说学生放假之后的看护工作;居住购买不方便的送货上门;小区的防范、保安、消毒等等,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推荐了这些就业新岗位。
◆北京朝阳区安贞小区新岗位 消毒杀菌工 宁师傅:现在是非典时期,尤其北京是重灾区。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都有一定的困难,人们也特别不平稳,有一个恐慌的心理,咱们多打几次药,消灭这个病毒,让老百姓心里特别踏实,也是为党和政府做了一件事。
◆北京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陈蓓:整个西城区,从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单位来说,是5449家单位,它牵扯到外地务工人员有6、7万人,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留京的外地务工人员人员,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他们会更加的热爱北京,更好的尽职尽责,更好的学习技能,今后为首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再苦再累也欣慰。
◆城建五公司 外来务工者:前几天,我们当地政府给我们打电话又来了信,让我们在北京好好工作。在这个非常时期,政府很关心我们,在家有当地政府帮着麦收,在这里我们很安心,一定把北京建设好!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处长 秦明贵:我们四川在全国各地务工的农民兄弟们,在这次非典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和非关心你们。希望你们积极的配合,帮助政府和用工单位,积极作好非典防治的一切工作,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就地防治。希望你们,积极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共同取得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
◆在京务工的外来打工妹1:爸妈,你们在家要注意身体,不要感冒了,我在这儿挺好的。
◆在京务工的外来打工妹2: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担心我,我们在这儿挺好,一定会战胜非典。
◆在京务工的外来打工妹3:想对我妈妈他们说,不要担心,我一切都挺好的。
◆在京务工的外来打工妹4:我告诉我妈,我在这儿挺安全的,让她放心。我们会勇敢的战胜非典。
◆《劳动·就业》出镜记者 吴玉玲:我身后呢,是东三环改造的施工现场,这个路段北起长虹桥,南到分钟寺桥,总长8.2公里。从2月份以后,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及北京城建三公司会有将近800名职工连夜奋战在这里。我们知道从4月份以来,北京出现了非典疫情,这个阶段有很多部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这个现场,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受非典影响的迹象。现在这个现场的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着,到明天天亮之前呢,整个东三环外环主路的铺油工作,将全部的结束,如期的完工。
通过一天的走访,我们发现了许多可爱的面孔,他们直面非典,我们也看到更多的人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以辛勤的劳动,来迎接新的一天。
——这是采访的结束语,这也是我的真实感受。
2003年5月22日于非典时期
(《劳动·就业》编导:郝红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