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非典时期 非常报道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29日 16:24)

  “非典型性肺炎”在两个月前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只是隐隐约约在媒体的报道中听说南方广东省正在遭受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新疾病的袭击。

  像往常一样,北京的春天还是如期到来,树木吐出了鹅黄色的新芽,姑娘们换上了姹紫嫣红的春装。北京人正在暗自庆幸今春没了沙尘暴的骚扰,但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比黄沙更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

  4月初开始,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SARS”的逼近,世卫组织的进驻让人们知道事态的严重。一时间,街上的人少了,戴口罩的多了,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消毒水味道。一时间,非典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每天一百多个新增病例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从口罩遮盖不住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一丝丝不安和恐惧。人们更愿意选择躲在家中,以求安全。

  尽管绿叶和鲜花点缀着北京的美丽,尽管阳光和暖风炫耀着春天的灿烂,但寂寥冷清的街道、静谧无声的城市缺少了往日的生气。

  此时此刻,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更加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非典仍在肆虐,但我们必须行动。作为《劳动·就业》栏目的记者,根据栏目自身特点,我们推出了非典时期特别节目——《非典前线,我们直面挑战》系列专题片,向每一位劳动者传递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们还用镜头纪录了那些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是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无论是读报还是看电视,关于他们的报道,总是让人忍不住要流泪;还有那些面临严峻的“非典”考验,仍然坚持、恪尽职守的普通劳动者们,他们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同样让我们感动。走进他们、纪录他们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抗典赞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两天的采访中,面对许多让我尊敬、让我感动的人们:有儿子战斗在一线、自己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老民警,有下岗再就业的公交乘务员、交通协管员,他们是最平凡的劳动者,但在他们身上,我再次感觉到普通劳动者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地铁分局的钱师傅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警龄的老民警,儿子在人民医院就读博士研究生。由于一线医护人员短缺,他的儿子也被调往一线。虽然每天都能和儿子通电话,但是有十多天没见到儿子的模样,确实让钱师傅为儿子担心。,地铁分局和人民医院仅一楼之隔,同事们给钱师傅出主意,让他站在大楼上通过望远镜远远看一眼儿子… …。

  在采访中提到这件事,钱师傅只是一笑带过,虽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他的胡子长了,头发也有点长了”。话虽不多,在场的人都能感觉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牵挂之心。作为父亲,在外人面前,钱师傅要表现得比较理性,但是那份思念、那份牵挂,深深藏在他的心底。

  地铁民警、乘务员、交通协管员… …,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他们一直坚持终于职守。尽管也是在相对高危的环境中工作,但是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坚守犹豫过,一句朴实的话概括了一切:“这是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做好。在这个特殊时期,即使没有我们,换其他人,他们肯定也会这样做。”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坦诚的心。职业精神和一些曾经被社会所忽视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凸显出来。

  年轻的我,从他们身上读懂了许多。

  (《劳动·就业》编导:崔锋)

责编:福伟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