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的日子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01日 18:45
孙爽
都说《今日说法》好看,观众这样说,专家也这样说,台里也十分肯定《今日说法》的作用和地位。于是,台总编室决定,将现在十五分钟的节目改为二十分钟的节目,以使《今日说法》能有更大的空间,为老百姓更好地说法。
春节一过,作为《今日说法》的策划主编,这个改版的任务就交到了我的头上。
确切地说,这次改版的任务有三层意思:一是因为节目时间加长了,意味着节目中故事部分的时间也加长了,那么,怎样来讲故事?二是栏目想借此机会,换一换包装,从片头到片尾,整个重新做一遍,《今日说法》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我们对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们想通过对栏目的包装,向广大观众阐示我们的认识和体会。三是我们的演播室需要改造,一个三年的老栏目、熟面孔,想给各位一个全新的形象。
怎样用更长的时间去更好地讲一个法律故事,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没有多少异议的。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了,一大帮重量级的记者们纷纷前来献计献策,再经重量级的毛记者亚飞苦熬数夜,不辞辛苦操作键盘,《20分钟操作指南》由此诞生。业务会上一亮相,招来掌声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毛记者亚飞经此一役,也招来青眼无数。在《今日说法》本来就不错的人气指数,立即再强力拉升。有记者感叹:绩优股!绩优股!
可惜不能套现。
演播室的改造,也应该算是比较顺利的。只是在安装时,大家大大地吃了一些苦头。连着几个夜晚,我们和包装公司一起,一边试镜头,一边调整景片,一边安装。夜夜不能睡上个完整觉。半夜三更去吃夜宵,惨淡的灯光下,只见瘦人更瘦,黑人更黑,白人更白。好在士气高涨,大家还互相关心,更好的是第二天还有领导关心。弄得连最瘦的张璐导播都说:不累不累,真的不累。嘿,我们就纳闷了:吃晚饭的时候那是谁呀,歪在一边恨不得睡着了。
最让人挠头的是改版的节目包装问题。
首先,我们想解决《今日说法》开播三年却没有栏目标识的问题。
一个栏目总要有一个理念、一个口号、一个宗旨。而《今日说法》除了原来有大家熟知的一句话“中国人的法律午餐”之外,始终没有一个简洁易识、能充分阐释栏目理念的标识。而创始之初能够形象诠释《今日说法》的“中国人的法律午餐”,在三年后的今天,也显得有些跟不上栏目发展和提升的脚步。
为了集思广益,不放过一个有头脑的人,我们在江湖遍下帖子:重金征集栏目口号。
令人欣喜的是:应征者如云。
其中一男一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男是李侗徽,女是魏玲。俩人都是一天交了数稿。足见其革命热情空前高涨。
李记者侗徽,一个把节目做得很有味道的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居然把东北音儿都“整”出来了。而在栏目管理机器的魏玲同志,充分发挥了她平时对各种段子见多识广的特长,出的词儿都是对仗式的,读来倒也朗朗上口。
最后的胜利者是一位叫顾雪迎的小个儿女记者。在此披露她是一个小个头,全无曝人家未婚女记者隐私之意。她人虽小但有两大:脑门大、眼睛大。脑门大聪明,眼睛大漂亮,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某一个午后,她很有深度地写道:点滴纪录中国法治进程——《今日说法》。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一下子将《今日说法》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一下子将《今日说法》今后的发展定了如此准确的位。这重重的奖金不给她给谁呢?
但栏目标识的问题就难办了。
一方面,所谓标识应该是个图形,当然应该是由学美术的人来做,确切地说应该是由工艺美院毕业的人来做,因为他不仅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更要有极强的造型能力;但另一方面,他又应该具有电视制作经验,因为电视不是平面艺术,如果画面太平面,则失去了作为一个电视栏目标识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栏目的标识创作,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其深奥和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所以,为我们做总体包装设计的公司在这个问题上也很为难。因为我们不仅要求这个标识从审美层面上能够尽量调和众人的口味,符合一个电视栏目的要求,还要稳重大方,够得上中央及新闻媒体的分量。
在栏目标识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遍访江湖高手,坐下来一个一个地谈,一遍一遍地改……无数稿的草图,无数稿的创意,有的是图案很美妙,但含义难以说清;有的是含义明了,图案却差强人意;有的是图案和含义结合得很好,遗憾的是太过平面化,不具备表现电视艺术丰富的三维空间的能力……
那些日日夜夜,我为这个标识伤透了脑筋。有亲密战友看不过眼,甚至为我买了一本“世界著名企业标识图案大全”的书籍,感人至深。
我虽日夜苦读,却仍不得其解。夜半赁栏,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学美术专业。
小顾的宣传口号,令我茅塞顿开:我们的栏目标识,也应该从这层意思上出发啊。我们的栏目承担着普法的重任,承担着普及法律精神的重任。一天一期节目,一天一个案例,就象点滴之水,最终能够汇聚成川;一片绿叶,染绿大地能够成林一样。
我们的作用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之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普及一个个的具体法条入手,进而使大家逐渐产生和巩固法律意识,认识到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而法制是一个社会秩序和公正的保障。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栏目标识也就呼之欲出了。
改版的日子,过得很有些焦虑和苦恼。
但终究,没有辜负这个责任和重担。
这一切,都是源于对法制节目的热爱,对《今日说法》栏目的热爱。
而热爱,是最好的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