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杨门女将》演播室直播实录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8日 17:38
【主持人:白燕升】今天我们为大家现场直播的是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研究生们联合演出的《杨门女将》,我们是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现场直播,今天请到现场的三位专家,这位是原中国京剧院的院长,著名的剧作家吕瑞明,这位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杨门女将》中首演佘太君的王晶华,这位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副院长赵景勃教授。今天的现场直播选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百年讲堂是为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建造的,也是北京大学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是广大师生进行学术文化艺术交流的神圣的场所,今天《杨门女将》走进北京大学,意义是不同一般的,下面先请赵老师给大伙说说,当初怎么想到要把这样一出戏送到北大百年讲堂?
【嘉宾:赵景勃】北大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们让古典艺术走进北大,实际上是要打造一个校园文化,同时想让古典艺术贴近青年,普及我们民族的戏曲艺术,我们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他们本身也是青年,要和莘莘学子结合在一起,共同做一个交流。
【主持人:白燕升】我们也希望以《杨门女将》为代表的这样一些戏能在青年学子当中引起共鸣,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我们的国粹艺术。提到《杨门女将》这出戏,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是剧本的成功,提到剧本,不能不提到两位著名的编剧,一位是已故的范钧宏范老,还有一位就是在座的吕瑞明老师,您跟大伙说说,当初创作这出《杨门女将》,最初的一些想法是什么?
【嘉宾:吕瑞明】大概是在1958年底,江苏省扬剧团演出了《百岁挂帅》,我跟钧宏同志去看了戏,我们当时都是京剧院的专职作者,看了戏之后,我们两个都很受感动,这个戏很精彩,特别史“寿堂”和“比武”。不过它的主题是写忠奸斗争,杨宗保牺牲之后,柴郡主感到朝廷刻薄寡恩,不想出征,而老太君顾全大局,说服大家,捐弃私怨,慷慨出征,是这样一个主题。我想如果改换一个视角,不是写忠奸斗争,而是写大敌压境的时候,朝廷内部出现一种投降主义的思潮,在这种情况下,老太君主动请缨,这样会出现另一种格调的“十二寡妇征西”,或者可以另外得到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所以根据这个设想,吸收了扬剧的“寿堂”和“比武”,然后其它的情节.就形成了现在的雏形。当时所以要改变这个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剧院作者在选题时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之外,要考虑这个戏是不是适合我们剧院主演的特长,这样写出来的戏才能有思想、有人物,还能有特殊技艺的表现,演唱方面的或是武打方面的或是做工方面的,这时候恰巧晶华他们都来了,确实是人才济济。这个戏是个群戏,很适合这个团来演出,我想这个戏既能很好地发挥他们年轻演员的潜能,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新的课题,老太君也好,好多形象都是新的,和老戏又不一样,像杨文广等等。所以决定把这个戏纳入我们的创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