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亚马孙之一:亚马孙 你在哪里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2日 13:00)
1976年,巴西空军用红外线相机在亚马孙拍摄了一些照片,经过分析,竟然意外的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热带雨林中、长达600公里的支流,它相当于中国长江从重庆到宜昌的距离,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几年前,国际地理学界把世界上最长河流的王冠,从尼罗河摘下戴在了亚马孙河的头上,因为亚马孙河全长6751公里,比尼罗河多了11米。
亚马孙是地球上为数不多、至今还没有被人类足迹踏遍的陆地之一,那里还有许多自然之谜等着人们去发现和认识,它是当代探险家心中的圣地。
前不久,一支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第一次走进了距离中国半个地球之遥的亚马孙原始密林,他们用中国科学家的目光对亚马孙进行了考察,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什么?
陶宝祥,曾组织科学家首次深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进行科学考察,曾考察过极地和珠峰,是中国科学探险的带头人之一。
陈光伟是中国综合资源考察专家,曾担任尼泊尔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资源处主任,科考队中还有中国科学院研究动物、鱼类、植物的青年才俊,这是一支汇集了各学科精英的科学考察专业队伍。
亚马孙,我们来了!带着中国人民的问候和中国人的智慧!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英国的斯坦因、瑞典的斯文·赫定、美国的约瑟夫·洛克等,都曾先后到中国来进行探险考察,如今中国科学家也走出了国门,开始对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地区,开展各种科学考察活动。
采访陶宝祥队长:
中国科学家现在能够走出去,进入热点地区进行考察,这绝不是突发奇想,或是偶然的事情,它是跟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步的。
如果从飞机上鸟瞰亚马孙,这里就是绿色的海洋,它拥有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森
林资源,我们常说的亚马孙是由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三部分组成。
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人们在这里感觉不到季节的变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氧吧,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河穿越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和巴西等八个国家的领土。
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年径流总量5500立方公里以上,占到世界河流总流量的1/5,流域总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上的著名大河里,印度的恒河、古埃及的尼罗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中国的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创造了璀璨的历史,但是由于人类长期粗放式的利用,使这些著名的大河流域都有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与那些历史悠久的河流相比,亚马孙流域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人们对亚马孙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亚马孙的原始热带雨林面积巨大,它拥有的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资源宝库。
亚马孙是植物的世界,也是水的世界,在那里没有船就寸步难行,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抵达亚马孙中游的城市马瑙斯之后,包乘了一艘排水量为300吨的游轮,从踏上轮船的那一刻开始,中国科学家探险考察亚马孙的序幕拉开了。
队员们刚刚进入亚马孙,正忙着在地图上寻找考察的路线、议论日程的安排,尽管当时是南半球的冬季,但是蚊子还是多得让人受不了!
采访中国综合资源考察专家陈光伟:
蚊子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深,实际上它在这个地方传播疟疾,我旁边有人它就咬别人,不咬我。它是一种很危险的昆虫,开始的几天对我的伤害,还不是很大,后来就不得了啦,它无处不在就钉在我们的身上,哪怕穿长袖衣服也不行,我们结束考察的时候,数一数被咬得最多的人达到了一千多个孔。
蚊虫肆虐并没有影响队员们对亚马孙探险的兴趣。有一天,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在亚马孙的主干流和一条叫“内格罗河”的支流交汇的地方,发现内格罗河流淌出的深褐色河水,它与主干流的乳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马孙河中的泾渭分明,锁住了中国科考队员的目光。为什么这条支流的水色与主流截然不同?队员们询问当地的船员,才知道印第安人把深褐色的内格罗河,叫住“黑河”,把亚马孙乳白色的干流,叫“白河”,如果从高空向下俯瞰,在同一个河床上,黑水与白水并行的景观更让人震撼。
黑河为什么与主干流的颜色不同,队员们决定深入黑河一探究竟,他们坐上了小船,逆流而上,向黑河的深处划去。黑河水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在亚马孙,蓝天、绿树、黑水、急流、险滩,这一切都让队员们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他们无法预知黑河深处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采访陈光伟先生:
在黑河上,队员们感到考察的痛苦减少了很多,后来发现黑河附近的蚊子少了很多。
队员们进入黑河不久,便发现被蚊子折磨的烦恼消失了,但是大家心里的疑惑变得更重,蚊子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它们是主动放弃黑河这一大片领空,还是黑河有一种力量折断了蚊子的翅膀。
队员们沿着黑河,一直来到一条小河的源头。一路上,除了两岸连绵不绝的热带雨林,队员们并没有特别的发现,更没有找到蚊子减少的原因,怎么办?“去水中寻找答案”,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做出了意见一致的决定。难道队员们不知道蚊子是在天上飞的吗?原来,蚊子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在卵、孑孓、蛹的三个生长发育阶段,都离不开水,因此黑河的蚊子减少,一定跟水有很大的关系。
队员们在黑河上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测试工作,对不同的水位进行了分析。他们意外的发现:黑河水pH值在4.7左右,水性偏酸,这样的酸度相当于原汁原味的西红柿酱。
据科学家研究,在PH值大约等于7的中性水体中,最适合蚊子卵的孵化和孑孓的生长,白河水是中性,所以那里蚊子很多,而偏酸的黑河对蚊子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黑河蚊子少的疑问找到了答案,但是更让人困惑的问题,摆在了队员们的面前:黑河的酸究竟来自何处呢?为什么这种酸对黑河两岸的雨林没有影响?
热带雨林风光旖旎,让队员们暂时放下了心中正在思考的问题,他们走下小船,第一次深入亚马孙的热带雨林,队员们都非常兴奋,高大的乔木、藤蔓植物、绞杀植物、寄生植物、草本植物,低等植物,令队员大开了眼界。
原始雨林的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不知何年何月落下的枯枝落叶,人踩在上面就像踏在地毯上一样松软,根据地质学家的论证,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已经存在有一亿年之久了。
在雨林地表分布着一层厚厚的、肥沃的腐殖质土,经过中国科考队员们实际测定,亚马孙雨林的腐殖质土平均厚度在15厘米,当队员们发现原始雨林中有如此丰富的腐殖质土的时候,他们恍然大悟,黑河偏酸的疑惑迎刃而解了!因为腐殖质土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枯枝落叶分解形成的有机酸。
原来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一年的降水量达到了1500-3000毫米,相当于中国西北地区10倍以上,充沛的雨水漫过地表腐殖质土层的时候,携带走了大量的有机酸,有机酸把河水染成深褐色,这种有机酸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却对蚊子和其它水生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黑河里还是有很多水生生物适应了弱酸的环境。
黑河之谜被揭开了,亚马孙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有一天乘船进入了南纬1度54分的位置考察,那里靠近赤道,队员们对赤道地区云和雨的形成速度有了亲身的体验。
他们发现,赤道地区的天空从万里无云变成乌云满天是很快的事情,清晨常常是万里无云,但是一过午后,太阳就会被云团迅速包裹,头顶上的云彩也会越聚越厚,转眼之间,白云变成了乌云、乌云变成了骤雨,把没有赤道生活经验的队员们淋了个措手不及。
赤道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这里的高温和高辐射,把地表水源源不断蒸发到空中,由于赤道不受南北半球的信风影响,因此,水蒸气垂直上升,在赤道上空演变成积雨云,最后通过降雨垂直返回地面。
亚马孙有太多的奥秘,中国科学探险队决定继续深入亚马孙,他们还会有什么惊人发现呢?请看《科教片之窗》播出的节目《亚马孙,你有多少秘密》。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