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科教片之窗 > 正文

《科教片之窗》栏目总结会综述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7日 15:44)

  12月底,栏目全体成员来到京郊昌平军都度假村就04年三、四季度的节目作了系统的观摩和品评。大家再一次统一了认识,明确新形势下栏目必须与时俱进,侧重抓好(1)选题。要放开眼界,选取在科普知识上,在观众收视上具有“新、奇、特”内涵或具有潜在“热”点的题。(2)进一步改进节目的叙事方式,节目当中一定要进一步表述那些有感染力的、精彩的、有悬念的具体事,让节目中的主要科学家(包括参与节目的主要当事人)的科学思维活动,科学探索过程的精彩亮点进一步在节目中得到凸现。

  大家肯定了栏目的前期策划工作。

  (1)比较好地抓了像《第一杀手》这样的科普新闻中透视出来的科普热点。(从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猝死引发胸脑血管疾病,新的防治方法)。我们很好地抓了像《新疆》系列和《响沙之谜》这样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内涵丰富的节目。让导演在栏目例会上反复讲构思,大伙评头论足,导演写出剧本后,制片人和主编又不断与编导交流。节目创作当中的难点和亮点,让编导在前期策划中就能很好地找到感觉。另一类我们还是认真地抓了像《安全》系列电视节目这样能为厂里创效益的节目。我们及时与协作单位沟通。把有关领导专家请进来开策划会,明确意图,具体解决拍摄当中的难点。这类节目也出了像《杀人烟雾》、《浴火重生》这样两个效益都不错的节目。

  (2)栏目的定期奖惩。每年四次的栏目评奖我们是次次认真抓。认真调片看,有时同一档节目不少编导都看了好几次,填写选票并写出栏目评语,张榜公布。在栏目内倡导一种人人争做精品节目的风尚。奖惩的方式体现在节目少量经费使用的调控上,对前期策划投入大,收视效果又不错的节目,我们采取了追加节目经费的做法,鼓励编导创新,把节目做好。

  (3)对兄弟栏目,对其他优秀的科普节目我们也定期组织收看评品,吸纳他人长处,分析自我不足,探究改进方向。

  (4)一个栏目的活力还在它的眼界。去年栏目还多次在节俭的原则下走出去,请进来,流水不腐。制片人去云南丽江一带考察,去日本发现科普选题。并把个别经过考核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栏目里来做节目。(这样活跃了栏目气氛,无形地增加了栏目内部良性的竞争。)

  (5)利用有限的阵地,很好地宣传节目,宣传栏目和栏目内的导演。比如我们去年在CCTV有限的栏目网页内就出了近20期介绍,稍稍扩大了栏目的知名度。

  总结全年工作,我们对栏目不足还是有所识别的。首先是栏目的活力和个性还不够鲜明。包括栏目包装,也包括节目的表达方式,节目中讲述的“人”和“事”还不是那么生动可爱,也就是叙事方式的改变还没有真正到位。

  栏目的品牌意识与创新意识还有待改进。《之窗》是厂里“坚守”了近十年的栏目,其总体风格包括栏目名称十年一贯制未作革命性的变化,处于“边缘化”状态由来已久,如何从本质上提升它的品牌价值,形成它的鲜明个性实乃当务之急。“生存”或“毁灭”有时是一“念”之差,栏目品牌的形成虽说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我们所不能掌控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练好内功,把每一期节目做好。

  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选题”和“表达方式”,这两点对栏目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虽已面上认可,但真正到创作中,由于惯性使然和客观条件所限,并没有心神领会落实进节目中去,因而造成了节目在一个段落内收视率不稳定甚至进入倒排老几的窘境,活力的另一侧体现在栏目内人员的积极性还没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开动脑筋争做节目,做好节目的氛围还没真正形成,不少时候还得反复督促才能完成。05年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这样一个“边缘化”栏目还需下更大力气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基本形成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栏目定位和叙事方式。在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科普栏目以及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文字到理念把这一点传递给编导。

  (二)提升品牌地位。在十套和上级允许的范畴内,改变名称和包装。从题材到创作样式真正朝“工厂化”式的独特的科普栏目方向努力,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科普栏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在十套的地位。大力弘扬“栏目品牌是栏目中每一个人的血脉生命”的观点。

  (三)加强培训。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不定期地集中大家搞培训,把先进的创作方法介绍给大家,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老同志也能感受新方法、新理念,并化为自己创新的能力和活力。

  (四)稳定收视率,双管齐下抓好每一期节目。处于变革边缘的十套像我们这样一个弱势栏目。得从栏目主管到编导自身动真功夫、下大力气来保障每一期节目收视率在平均线以上。

  (五)适时有效地开放和吸纳。新年我们将加强对市场、社会、观众群的调研,哪能怕是栏目经费再紧,也要挤出一点栏目经费,有的放矢地找出栏目薄弱环节并明确改进方向。必要时可临时吸收有创新能力与创作激的社会编导来栏目加盟,以活跃栏目创作气氛。

  (六)保证重点节目创作,新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向重点节目倾斜经费,力争年内能出1-3个精品节目去竞争国内外奖项。并针对栏目摄像人员、编导人员稍有余力的实际情况与厂领导多加沟通,与社会多加对接,以争取多做一点节目,增加大家的收入。

  这方面的工作从元旦开始我们就得逐项细化,落实到岗到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来打好新年的整体战役和关键之战。

  《科教片之窗》栏目

  2005年2月5日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