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皇家玉玺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6日 10:21)
这25方精美宝玺,上溯乾隆年间的政坛风云,下联京城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乍一问世,万人瞩目。
这是《京城百工坊》自乾隆厘定二十五方宝玺后200多年来,第一次对其进行的全套仿制。仿制25方宝玺的印文和印纽,均按照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原样大小逐一雕制。所有材质除一枚用纯银镀金、另一枚用檀香木以外,象征着皇史君权的二十五方宝玺,有23方都为玉石所至。
其中“皇帝奉天之宝”是碧玉质,用以表示皇帝尊天从天命,按上天的意志治理国家;“大清受命之宝”是由极其珍贵的白玉所制,用以表明大清受命于天,替代明朝治理天下的合法性。为什么《京城百工坊》要专门造仿这套乾隆年间的二十五方宝玺?
北京《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张新超
首先是为了弘扬祖国的金石文化和印石文化;第二点,《京城百工坊》作为北京市传统工艺的保护基地,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传统的技艺保存下来,展示给大家。
中华民族素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的传统,后世流行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为了得到它,古人不惜去发动战争。如“完璧归赵”,“和氏之璧”。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崇尚玉石?让我们来看25方宝玺中最珍贵的“大清授命之宝”,这方白玉几乎是找遍了全中国。那么玉到底有哪些特征?
其实玉就是看起来很柔软、实际上是一种很硬的石头;玉不像金或银有着很纯的化学组成,也不像钻石有着硬度很高和晶莹剔透的鲜明特性;玉不仅在硬度上仅次于钻石,玉的特征中存在着一些只有生物才具有的一些复合多样的特征。比如我们人类的皮肤所具有的油性,光滑而不油腻,柔软中带有坚韧的特征,像许多动植物表皮都具有的光滑柔韧的品质;除油性以外,生命还具有水性,这种水性就如同这些似透非透的花瓣,玉所具有的特性就有生命才具有的油性和兼而有之的水性。
北京建成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
打比方说羊脂白玉吧:羊脂白玉发油性的比较好一些。油性就羊脂玉来说就像羊油似的,有一种温润、细化的感觉。让人感觉很温润就是油性。你看这个油性的(东西)应该是非常软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东西(石头)是相当硬的。外表感觉非常软,实际上内心是十分坚硬的,是一种质柔质钢的结合体。这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把质柔质钢的东西结合在一块了。所以中国人比较崇尚玉呢!还是因为有玉的情节。
正因为玉所具有的是刚中带柔的生命特性,所以玉最能代表中国古代中阴阳平衡的文化理念。但是,自然界存在的刚中带柔的好玉是非常稀少的。
比如这块不大的石头重达200多公斤,从摩擦处的局部特征看,它有可能是一块好玉。可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玉石专家:
像这块石头你现在看它这么好,那可有一个“一刀富一刀贫”的问题。可能一刀切下去几百、万几千万,但也可能一刀切下去一钱不值。就像那堆石头!
你看这本是一块料,原来是这样的。这合起来是一个,但切开来一看全是毛病。
一块种水好、质地有均匀的玉最终能落在玉雕工艺大师的手上,那是多少个天赐良缘的巧合都累积在一起的结果。好的玉只可求不可遇。
玉石专家:
(有一块石头)那颜色真好!种水也好!他从腾冲报到揭阳,一口价人家给他500万。他不买。隔了一个星期,人家给他加到了300万到800万,他还是不买。他要3000万。这块石头从颜色上来说,一刀下去如果(颜色)能进到2至3厘米,那价(值)大涨。结果一刀下去什么都没有,(只有)薄薄的一层。
这次仿制的清代玉玺,在时间和金钱上花费最多的就是在选择一方好料上。
北京建成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
选择一块没毛病、颜色又合适的料,这个几率非常的低。你看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个料我们管这一块叫“门子”,这些是原始的料坯。买料之前他先给你切一小块,你觉得这块料很好。我们看料确实也不错!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说也确实不错。这就可以开料看看了。这一开,这是第一面,非常好,比较干净。第二面就不行了,就发花了。当时我们还是不死心,看看其他面吧。这一开就更花了!这样的原料就浪费了就白买了。这个钱就等于白花了。能做成一个玉玺,应该说是很大的一个缘分了!不是说随便找一块料切吧切吧,就能切出来的。可能第一刀是这样的,第二刀就变了。白惊喜一场!
玉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开料。玉玺的选料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它对玉料的要求非常纯,而自然界存在的玉料一般都是不纯的。因此选料的目的就是了解玉料内部"病情",初步进行去病挖脏,再按料质和纹理及能达到的尺寸,开成不同规格的料坯,根据玉料的种水和油性,尽量做到各尽所能。
北京建成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
一般玉器工艺品颜色应该是纯色,纯色为好。但是自然界不会有那么多纯色的东西,它会有一些遐疵、栁裂、斑点、食性在上面。我们在创作上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巧妙地运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去。这就涉及到玉器的撬色问题。比如这件作品:这是一件玛瑙作品,他就是巧妙的运用了玉料的颜色。当初这块料有一层红皮,就做了一个圣诞老人。白色呢就是圣诞老人的白胡子和白眉毛,这手和脸也都是白的,这雪花也都是白的。它的红色就是红袍,非常形象。
这件作品对玉料的运用更加巧妙!玉雕大师不仅利用了不同颜色,还利用了玉料里外不同的质地。
这里是不是有一种蛋壳石皮的感觉,一簇簇的,孵化的小的恐龙,这个大恐龙呵护这个小恐龙,非常形象的恐龙蛋。
玉石加工的第二个工序叫琢磨。琢磨用一句外行话来说就是类似雕刻的过程。为什么雕刻这个词在古代可以用在石头或木头上,而不用在玉上呢?因为玉尽管感觉很柔软但却是很硬的石头,根本无法用刀或斧来加工,只能用比玉更硬的金刚砂来磨。所以对玉的加工称为琢磨。自古至今,玉雕在琢磨工序上虽然发生发很大变化,但是用来直接磨玉的材料还是金刚石沙砾。只不过今天的这些沙粒已经固化在现代化的电动工具上,比如这些平形砂轮、磨针砂轮、弧形砂轮、单斜边砂轮等等。相对传统的手工琢磨方法,电动机驱动的磨砂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其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工具虽然是被现代的技术手段代替了,但加工的方法和过程依然保持着几千年的传统,这就是手随心动。手过之处,就像岁月流逝,在玉上留下的痕迹无法修改,尤其是仿造玉玺,尺寸和结构是基本固定的,只能看准了下手,没有修改的余地。在玉上雕琢出的工艺品,都是工艺大师们根据玉的“性情”即兴创造出来的,是大师们和玉石进行交流的结果;就像两个朋友之间在交谈,随着彼此沟通的不断深入,交谈的主题也在变化;对玉的琢磨也是随着大师们对玉的了解,不断和玉、甚至和古人逐渐沟通和理解的过程。
由于古代的技术和工具的限制,而现在的工具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所以这东西就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在于古代的东西(工具)比较粗笨一些,它所走过的工具印儿比较粗犷的感觉;而现在的工具比较细腻、尖锐一些,走过的痕迹就比较新,也特别利落。咱们打个比方就说这个玉玺的头发和他的胡须,这个叫勾的面子。过去的面子勾完之后,首先它也是很规矩很整齐,但它的工具口那点儿比较浑(厚)一些,而现在的工具特别细,走过的工具口比较鲜明,比较清楚。
所以,《京城百工坊》仿制乾隆二十五宝玺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用现代的工具模仿出了古代的浑厚;二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如何找到和原玉玺相同的材料。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从开料、设计、雕琢、以至最后的打磨都进行了技术把关,使得《京城百工坊》仿制的清二十五宝玺终于能够面向百姓;正是由于中华民族阴阳合一的文化理念和玉石刚柔一体的品质完美的结合,才使得中国金石文化的经典作品和技艺流传四方。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