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下)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3日 10:19)
2002年5月2日,早晨7点50分,一位年仅38岁的男子在行走中突然发病。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的时候,呼吸心跳已经全部停止。医生们立刻对这位患者实施了心肺复苏,初步诊断的结果是突发心肌梗死。
这位患者的身体一直不错,在每年例行的体检也从来没有发现过有什么疾病,但心肌梗死的突然发作,使他的生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经过朝阳医院急诊科一个多小时竭尽全力的抢救,患者的生命最终被挽救了。这是一个奇迹,是医务人员珍惜生命永不放弃所创造的奇迹。但这个病例也提示着我们,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中青年人群的生命与健康。
今年以来,更多的猝死病例,在我们的身边继续不断地发生。从业余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到公交车司机在工作中的突然倒下,猝死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北京安贞医院的一项统计显示,这家医院每周至少有两三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因为心肌梗死急性发作而入住重症监护室,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年仅33岁。
在这些病例中,有相当多数患者发病是非常急的,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有些人的身体看起来很好,平时也没有任何心脏病的症状,然而一旦发病就需要抢救,猝死的比例也远远超过了老年的冠心病患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呢?
安贞医院副院长 白树功:
“心脏时时与血液打交道,行使它的泵血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照理说用血应该不成问题。但实际上,心脏如同银行管钱又不能随意挪用钱一样,心脏也只能管血液的进出,不能挪用一滴血,要用血只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冠状动脉的循环。冠状动脉是心脏惟一的营养动脉,心脏的活力和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维持,都取决于冠状动脉的畅通无阻。”
像我们建立的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一样,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许多侧支,这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平时并不参与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脉的主干,也就是主要的道路发生狭窄或阻塞的时候,血液才通过这些侧支绕路将氧气输送到远侧的区域。这很像我们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绕过去一样,人类的心血管也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
但是,侧支循环的发展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一个人在中年以后见面临冠状动脉的狭窄和供血不足,而病情的发展又比较和缓,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侧支循环。所以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更多地以心绞痛的形式来表现,猝死的危险反而要低一些。
而中青年人,一旦突然发生冠状动脉的阻塞,是根本来不及建立起侧支循环的,这就必然引起严重的心肌梗死。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在突发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先兆,这就更加大了猝死的可能性。对中青年人来说,心血管疾病更像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杀手。
安贞医院副院长 白树功:
“人类的心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杰作,它可以健康地工作很长时间。而且,我们的心脏是有一定储备能力的,医学家们做过这样的一个估计,正常时心脏大约只动用了大约30%的储备能力。但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之后,心脏就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来对付疾病,这样储备力就会逐步地被动用,一直到被全部耗尽。”
这就好像城市的交通系统,本来道路的设计是有一定储备流量的,但是不断增加的交通压力和路边随意的停车会逐渐逼近道路的容纳极限,使交通系统只能维持在一个勉强可以运行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堵车的危险已经存在。
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是一个血管不断变得狭窄的过程,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人们是很难察觉到的,这就是不少突发冠心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什么征兆的原因。正是这种隐藏在暗处的危险,对中青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事实上,从一个人所有体检指标都正常的时候开始,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就已经存在。在不断发生的猝死病例中,有一个现象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这些猝死者几乎都是男性,并且他们的年龄大多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在发病之前,这些患者都没有在意自己的心脏问题。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
“现代医院的研究结果认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而男性则没有这种“待遇”,所以在五十岁之前,男性发生猝死的危险要超过女性。实际上,男性在生活上更多的不良习惯更加大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而在引发冠心病的各种原因当中,吸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有关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吸烟是中国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吸烟为什么会引起冠心病呢?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认为,烟草中的烟碱是造成危害的祸根。烟碱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此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抢在氧气前面与血红蛋白分子上结合,从而可使红细胞携带和传递氧的能力降低20%左右。
而且,香烟中的某些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造成脂类物质和血小板在伤口的堆积,加快动脉斑块的形成速度。
由于这些原因,使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男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出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更危险的是,香烟中尼古丁会影响神经而使疼痛的感知能力降低,掩盖了冠心病病情的真相。使本来就很不明显的冠心病前兆,被尼古丁所麻醉。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
“除了吸烟之外,中青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还与其它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不可忽视的是,最近十几年来,对某些生活时尚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且习惯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这种高热量、高胆固醇食品的长期食用,增加了肥胖人口的比例,也在悄悄地增加着将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足,但富足之后我们并没有认真地选择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张繁忙之后的放松,往往就是一顿肉山酒海的大吃大喝。也许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五谷杂粮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的 身体不能适应这种迅速变化的饮食,中国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正是在这十几年间迅速增加了几倍。
吃得多了,运动少了,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应他们“享福”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病”已经开始缠身了。
安贞医院 颜红兵:
“虽然人类已经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任何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使病人恢复到以前完全健康的状态。”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其实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它既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所以,只要我们注意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自我保健,就有可能避免心血管病的危害,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