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节目内容

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上)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30日 10:07

  2004年10月17日,将近3万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这是自1981年举办这一赛事以来,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次。

  但就在比赛临近尾声的时候,在离终点仅400米左右的地方,一名业余运动员突然晕倒在了赛道上。

  这时现场没有急救人员,有些观众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更多的观众由于不知所措而只能在路边观望。

  过了几分钟,经过这里的两名游客上前救助,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名晕倒的运动员已经停止了呼吸。

  十几分钟后,北京安贞医院的救护车赶到了现场,然而医生们在经过检查之后也确认这名业余运动员的确已经死亡。实际上,在10月17日这一天,还有一名年仅20岁的业余选手在比赛中也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从急救现场看,这两名业余运动员属于猝死基本可以成立。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猝死呢,是这样一个定义:它是由于心脏原因造成的突然的意识丧失,使患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自然死亡。这个非常短的时间,一般就是定义在一个小时之内。”

  其实,猝死事件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最近几年,全国不少城市都发生过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在工作中突然意外死亡的事件。在今年的6月25日,北京一辆正在行驶中特6路公交车,猛然刹车停了下来,这是突然面临猝死的司机用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力量踩下的刹车。在8月份的雅典奥运会上,北京电视台的一名摄像记者也在工作岗位上发生猝死。

  实际上,这些在当时得到公开报道并且引起人们关注的猝死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猝死病例已经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猝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隐形杀手。那么,这些不断发生的猝死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猝死的原因是很多的。心脏病的原因要更多一些。心脏以外的原因,造成心脏的损害,再产生这样的病例也有。”

  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目前是国内心血管病领域最著名的医院之一。从这家医院多年来所收治的猝死病例来看,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具体地说,就是由冠心病所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朱俊教授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这就是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节奏的改变,心脏病的病种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在生活水平很低的时候,先天性心脏病很多,但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之后,各种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一些心脏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冠心病。在阜外医院的急诊科,有40%左右的急诊病人是跟冠心病有关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由冠心病所引发的猝死者中,以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居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由于冠心病而频繁地发生猝死,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在不断降低。

  由北京市朝阳医院所提供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地区35岁到70岁的自然人群中,22.8%的急性冠心病事件以猝死形式发病。在所有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中,猝死占36%。死在医院外,医生来不及诊治者的,占猝死的80%。而从这些猝死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冠心病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2002年5月2日,早晨7点50分,一位年仅38岁的男子在行走中突然发病。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的时候,呼吸心跳已经全部停止。医生们立刻对这位患者实施了心肺复苏,初步诊断的结果是突发心肌梗死。

  虽然经过医生和护士们20多分钟的极大努力,但是病人的心跳呼吸却始终不能恢复,医生只能向家属如实交代了病情。

  面对一条年轻的生命,整个医院的急救系统继续不遗余力地实施抢救,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医生们就不会放弃。

  半个小时过去后,病人的心脏终于有了反应,开始微弱地颤动。

  50分钟之后,病人的心脏终于维持住了主动的跳动,年轻的生命被医生们从死亡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 杨新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就是冠心病发病的年龄大大提前。我们过去都认为冠心病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容易得的病,那么现在来说呢,是在三十岁到四十岁的人之间得冠心病已经是不太罕见了,已经是比较容易看得见的一种现象。”

  一项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北京地区的一家心血管医院每周至少有两到三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因心肌梗死急性发作而入住重症监护室,其中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年仅33岁。

  另外的一项历时10年在70万人群中进行的调查显示,10年间,急性冠心病的男性患者在45岁至49岁年龄组增加了50%,有一家医院更收治过一名年仅28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龄不断提前,中青年人已经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会成为冠心病患者呢?

  谈到冠心病,首先要从心脏和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起。

  心跳不停,生命不息。人类的心脏威力惊人,它能以每秒8米的速度喷射出血液,沿着血管送往全身,只需要1分钟就能把人体中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而在一昼夜中,心脏可以输送8000多升的血液。

  如此高效能运做的心脏,它本身的动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冠状动脉才是它的动力源泉,冠状象帽子一样罩在心脏上,并且分出很多小枝进入心肌,把能量供应到心脏的各个部位。冠状动脉健康与否,对人的寿命是举足轻重的。

  如果我们进入冠状动脉就能看个明白,健康人的血管内壁光滑而富有弹性,血管还有一层内膜,韧性很强。

  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血管内膜下就会堆积起一些脂类物质。脂质进一步沉积,就会形成明显硬化的纤维斑块,病变进一步发展,这种血管壁上的斑块就可能出现溃疡、脱落和出血。如果这些杂质堵塞在血管的狭窄处,阻止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血超过4个小时,心肌的坏死就不可避免。

  人类的血管为什么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病变,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有很多学者认为,血管内脂类物质的堆积和斑块的出现,是人体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应该说呢,在衰老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病理变化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但是并不见得这种动脉粥样硬化最终都要导致疾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我们把它叫做斑块。这个斑块的意思就是在血管的不同部位,散在的斑块,它不会整个血管都变成斑块,它不会是这样。那么就取决于这个斑块发生在什么地方,如果比方发生在比较粗的血管主动脉上,那怕它再大,恐怕也没有太大的损害,除非它引起一些特别的疾病。但是心脏的血管和脑子的血管相对比较细,那么在这发生的斑块可能就要造成阻塞,那么就要出现问题。”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本身输送养料的血管,在这种血管里形成的斑块对人生命的威胁是最大的。

  近年来,一种新的损伤反应假说已经得到了公认。这种学说认为,如果血管内皮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损伤,在损伤的部位就会逐渐沉积起一些脂类物质,这种沉积导致斑块的形成。

  而斑块在长到一定体积之后,如果表面出现一个裂口,就会使一些动脉粥样硬化物质暴露出来,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迅速粘附、聚集到这个受损的部位,使斑块不断加大,形成血栓。血栓的生长使血管的直径越来越小,直到造成整个血管的堵塞。如果这个堵塞恰好发生在冠状动脉上,就会导致急性的心肌梗死。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实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并且,从血管上出现斑块,到发生心肌梗塞的又可以间隔很长的时间。所以一般来说,冠心病应该是一个老年性的疾病。

  随着我们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最近十几年间,这种老年性的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的高发却是不正常的。

  人们已经知道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大量食用,以及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但这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什么会大大缩短,而使一些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也出现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并且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面临猝死的威胁呢?是什么我们所不了解的原因使这些中青年人处在黄金岁月里的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呢?

  请您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下)

  解说词

  2002年5月2日,早晨7点50分,一位年仅38岁的男子在行走中突然发病。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的时候,呼吸心跳已经全部停止。医生们立刻对这位患者实施了心肺复苏,初步诊断的结果是突发心肌梗死。

  这位患者的身体一直不错,在每年例行的体检也从来没有发现过有什么疾病,但心肌梗死的突然发作,使他的生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经过朝阳医院急诊科一个多小时竭尽全力的抢救,患者的生命最终被挽救了。这是一个奇迹,是医务人员珍惜生命永不放弃所创造的奇迹。但这个病例也提示着我们,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中青年人群的生命与健康。

  今年以来,更多的猝死病例,在我们的身边继续不断地发生。从业余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到公交车司机在工作中的突然倒下,猝死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北京安贞医院的一项统计显示,这家医院每周至少有两三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因为心肌梗死急性发作而入住重症监护室,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年仅33岁。

  在这些病例中,有相当多数患者发病是非常急的,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有些人的身体看起来很好,平时也没有任何心脏病的症状,然而一旦发病就需要抢救,猝死的比例也远远超过了老年的冠心病患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呢?

  安贞医院副院长 白树功:

  “心脏时时与血液打交道,行使它的泵血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照理说用血应该不成问题。但实际上,心脏如同银行管钱又不能随意挪用钱一样,心脏也只能管血液的进出,不能挪用一滴血,要用血只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冠状动脉的循环。冠状动脉是心脏唯一的营养动脉,心脏的活力和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维持,都取决与冠状动脉的畅通无阻”。

  像我们建立的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一样,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许多侧支,这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平时并不参予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脉的主干,也就是主要的道路发生狭窄或阻塞的时候,血液才通过这些侧支绕路将氧气输送到远侧的区域。这很像我们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绕过去一样,人类的心血管也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

  但是,侧支循环的发展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一个人在中年以后见面临冠状动脉的狭窄和供血不足,而病情的发展又比较和缓,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侧支循环。所以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更多地以心绞痛的形式来表现,猝死的危险反而要低一些。

  而中青年人,一旦突然发生冠状动脉的阻塞,是根本来不及建立起侧支循环的,这就必然引起严重的心肌梗死。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在突发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先兆,这就更加大了猝死的可能性。对中青年人来说,心血管疾病更像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杀手。

  安贞医院副院长 白树功:

  “人类的心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杰作,它可以健康地工作很长时间。而且,我们的心脏是有一定储备能力的,医学家们做过这样的一个估计,正常时心脏大约只动用了大约30%的储备能力。但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之后,心脏就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来对付疾病,这样储备力就会逐步地被动用,一直到被全部耗尽”。

  这就好像城市的交通系统,本来道路的设计是有一定储备流量的,但是不断增加的交通压力和路边随意的停车会逐渐逼近道路的容纳极限,使交通系统只能维持在一个勉强可以运行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堵车的危险已经存在。

  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是一个血管不断变得狭窄的过程,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人们是很难察觉到的,这就是不少突发冠心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什么征兆的原因。正是这种隐藏在暗处的危险,对中青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事实上,从一个人所有体检指标都正常的时候开始,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就已经存在。在不断发生的猝死病例中,有一个现象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这些猝死者几乎都是男性,并且他们的年龄大多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在发病之前,这些患者都没有在意自己的心脏问题。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

  “现代医院的研究结果认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而男性则没有这种“待遇”,所以在五十岁之前,男性发生猝死的危险要超过女性。实际上,男性在生活上更多的不良习惯更加大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而在引发冠心病的各种原因当中,吸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有关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吸烟是中国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吸烟为什么会引起冠心病呢?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认为,烟草中的烟碱是造成危害的祸根。烟碱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此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抢在氧气前面与血红蛋白分子上结合,从而可使红细胞携带和传递氧的能力降低20%左右。

  而且,香烟中的某些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造成脂类物质和血小板在伤口的堆积,加快动脉斑块的形成速度。

  由于这些原因,使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男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出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更危险的是,香烟中尼古丁会影响神经而使疼痛的感知能力降低,掩盖了冠心病病情的真相。使本来就很不明显的冠心病前兆,被尼古丁所麻醉。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中心主任 朱俊:“除了吸烟之外,中青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还与其它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不可忽视的是,最近十几年来,对某些生活时尚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且习惯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这种高热量、高胆固醇食品的长期食用,增加了肥胖人口的比例,也在悄悄地增加着将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足,但富足之后我们并没有认真地选择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张繁忙之后的放松,往往就是一顿肉山酒海的大吃大喝。也许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五谷杂粮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的 身体不能适应这种迅速变化的饮食,中国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正是在这十几年间迅速增加了几倍。

  吃得多了,运动少了,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应他们“享福”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病”已经开始缠身了。

  安贞医院 颜红兵:“虽然人类已经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任何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使病人恢复到以前完全健康的状态”。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其实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它既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所以,只要我们注意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自我保健,就有可能避免心血管病的危害,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