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节目内容

寻找独目人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7日 17:07

  2004年夏天,电视台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新疆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了一个联合考察队。对新疆青河县境内的古代人文遗迹进行考察。在对当地的巨型石堆、石圈、石人、石墓、鹿石和岩画进行考察的同时,考察队还有一个额外的考察内容:寻找独目人。

  独目人一直是阿尔泰山区古老的谜团,传说在3000多年前,阿尔泰山的南坡曾经生活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身材高大,骁勇善战,每个人的额头都只有一只眼。全世界的古老神话中都有独目人的母题,一只眼的民间神话令无数人疑惑了数千年。在所有的考古发现中,独目人的图案时隐时现,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寻找独目人的过程中,一直困惑于独目人出现的最初画面。独目人岩画出现的年代往往无从证实,但是,这种普遍现象的背后,恰恰反映了世界原始宗教对这种超现实主义的迷恋。一只眼的天神形象几乎出现在所有曾经辉煌的文化中,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古人对独目人的联想呢?

  其实据历史记载,在公元七世纪以前的一段时间,东西方都开始了寻找独目人的行动。西方出场是一位希腊诗人,而东方首先出场的是一位著名的君王:穆天子。公元前七世纪后期,希腊诗人阿利斯铁阿斯漫游中亚,并据他的旅行见闻写下了长诗《独目人》〈Arimaspea〉。这部长诗在后来失传。好在公元前五世纪时的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独目人》一诗以及他自己从斯基泰人处所得到的知识把中亚东部的情况写入自己的著作中。希罗多德转述这位希腊诗人的旅行记说:受阿波罗神的感召,他到伊塞顿人的领地旅行。越过伊塞顿人是独目人驻地,越过独目人是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越过格里芬人是希波伯里安人,他们的领地一直延伸到大海。按照希腊诗人阿利斯铁阿斯本人的说法,希波伯里安人居住的海滨异常寒冷,这个地方显然在南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地区,这一判断从希波伯里安人和西伯利亚人这两个相似的读音里得到了证实,希波伯里安的意思就是“北海”。以此推断,格里芬人应该在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北麓。至于独目人的居地,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在阿尔泰山南麓。

  在一座战国后期的魏王墓中出土的《穆天子传》,是公元前770年东周以后的作品,它讲述了公元前十世纪周穆王到中亚远程旅行的故事。书中提到的“昆仑山”上有“黄帝之宫”和某种高大的墓葬,山中有沼泽泉水、有虎豹熊狼。根据这些记载,考古学家认为:新疆南部的昆仑山似无这般景物,倒是与阿尔泰山的景象极其相符。此外,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罗马神话、《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书《淮南子·地形训》和《山海经》中也都曾对独目人的有过详尽的描述。既然东西方最古老的史学典籍描绘了相同的地理环境和同一人种,那么无疑在距今2500至3000年前,的确有一个独目人部落就活动在阿尔泰山一带。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和三道海子山谷隐藏的那支神秘的部族是否是同一类人呢?

  今天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它是由古代生活在当地的许多原始部落和部族逐渐融合演变而来的。

  当年阿利斯铁阿斯访问路线的先是伊塞顿人,然后是独目人,再后是格里芬人,最后是希波伯里安人,也就是西伯利亚人。据专家分析,汉代塔里木盆地东南的伊循城得名于希腊史料的伊塞顿,既然伊塞顿人也是游牧部落,那么他们的牧场就应该在阿尔泰以南、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区。按时间推断,伊塞顿人应当是指从天山东部迁移到伊犁河流域的乌孙或大月氏人。格里芬人被称为“黄金的守护者”,阿尔泰山自古盛产黄金,在阿尔泰山北侧,原苏联考古学家在巴泽雷克发掘了五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从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些带有格里芬形象的饰物,可见阿尔泰山北部的巴泽雷克墓穴主人就应该是传说中的格里芬人。

  从地理位置来看,处在乌孙与巴泽雷克人之间、生活在阿尔泰山南侧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就是与巴泽雷克人争夺黄金矿产的独目人了。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就在那个希腊诗人游历阿尔泰山的时候,阿尔泰南坡还是塞人的天下。

  塞人是今天哈萨克族的祖先之一,属印欧人种,在古波斯文献中称为萨迦,这可能是对所有讲斯基泰语的民族或部落的统称。塞人其实和斯基泰人同源,亚里士多德把中亚西部操东伊朗语的民族叫斯基泰人,把中亚东部讲东伊朗语的民族称为塞克人,现在出现在中国北疆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的许多巨石建筑有很多都是塞人的墓葬。那么塞人是独目人吗?

  独目人部落是公元前七世纪或更早的时候中亚草原的霸主,这与考古专家们判断青河县三道海子山谷的巨石建筑的年代相近。从巨石堆建筑的形制来看,它与图瓦共和国和哈萨克共和国的许多塞人遗迹类似,这更使人们相信,塞克人就是那神秘的独目人。

  现在的哈萨克族由塞人、乌孙、乃蛮、克烈等部落构成,其中包含有不少古塞种人的成分,在很多部落中都有支尔塞克、别斯塞克、波尔塞克和卡尔塞克等氏族血统。但从他们中间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具备独目人的基本条件。真有一只眼的人吗?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人的双眼是从一个基点上分化出来的,当双眼不分离的时候,大脑也不会分离,那他的生存竞争力就不会很强,应该是被淘汰的物种,恐怕连马都不会骑,更别提什么骁勇善战了。难道东西方各种文明的想像力都停在了一只眼的巨人身上吗?

  现在学术界有一个观点比较合理,那就是:伊塞顿人对斯基泰人讲过独目人与格里芬人的争夺黄金的故事,斯基泰语把独目人拼写为这个词(arimaspu),其中前半部(arima)代表“一”,而后半部(spu)是“眼睛”的意思。希腊人对独目人的了解是听斯基泰人讲的,于是这个词让希腊人对一个一只眼的民族的存在信以为真。由此可以证实,阿利斯铁阿斯的游记并不一定是他的亲身经历,因为如果他真的见过独目人,他就该知道独目人不是一只眼,那其实是一个塞语名子,前半部是塞语“孤独的”,后半部也是塞语,是“守望者”的意思。独目人本身只是塞语“孤独的守望者”和斯基泰语“一目人”这一语言差异造成的误会!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以讹传讹的范例了。

  今天,也有人反对以这种方式结束对独目人部族的寻找,他们认为:如果说希腊诗人是道听途说,那山海经的作者也是闭门造车的吗?淮南子中的一目民也是假的吗?是打仗时吓人的面具?还是远古太空人的头盔?人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知识层面上去继续幻想,去寻找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只有那个古老的民族才是真实的,经历了三千多年,他们仍然是这片草原的主人!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