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科教片之窗 > 正文

《科教片之窗》栏目重点改进措施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1日 09:44)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整体要求和本栏目创作的实际情况,以围绕节目收视率,突出栏目特色为宗旨。结合本栏目03年5月转入十套播出以来节目的收视率情况,我栏目拟在以下几个方面于以改进。

  一.加强节目选题和节目策划力度

  1.以往的收视率表明,过于高、精、尖的题材收视率不太好。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我们重新审视即将投产的选题,重新定位强调选题的原则:(1)应具备“新、奇、特”的特点,应具备科学家或研究者的独到见解和人物内心科学思维活动、独特的科学研究以及有趣曲折的研究情节思想,使选题具有“人气”、“人文思想”和“人物的科学情怀”。(2)每个选题应具备二、三个吸引人、打动人的情节点,当然知识点是不能缺少的。

  2.加强节目选题的策划。即从选题范围布局上有突出点,每年安排二个左右的重点小系列。适当地要给编导一些命题来作,贯彻“栏目策划安排与编导自选”相结合的原则。

  3.变“事前指导或管理和事后补台式管理”为“过程全面质量管理”,加大制片人与主编对节目“拍摄、编辑”过程当中的创作管理与调控力度,发现问题与节目偏差时,力争在过程管理中解决,避免将问题留到审查时才解决。

  4.借鉴其他兄弟栏目的经验,引入执行导演岗位,以便根据不同编导的业务能力,因人而异的给予工作。充分发挥有创造性、能力强的编导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创作群——集中栏目创作智慧”的工作方法。

  5.引进外脑,激发创作。适当组织邀请社会、电视等科学研究人员参与节目选题策划和节目定位的判断。注重创作“杂交”的优势效果,开拓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

  二.迅速研究汲取成功栏目经验,重点改进节目叙述方式

  1.近期迅速调看几期与本栏目相关的成功节目,让编导充分讨论汲取他人的经验。

  2.痛下决心剖析本栏目。讲故事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形式。《科教片之窗》栏目虽是经典节目,但要与时俱进,痛改以往重介绍、重传授,居高临下式的“说教”为亲切、平和的叙事。在节目的创作上,突出“叙事”功底,强化“科学——人物——过程”三要素,强调“画面到位”。保持并发扬优秀科教片特写、近景和特殊摄影手段吸引人和说明问题的长处。鼓励编导在节目中更多地讲有趣吸引人的科学事实以及讲吸引人的过程,包括反复曲折的科学研究过程。

  3.狠抓节目前三分钟吸引观众,从片名到开片的几组镜头,栏目主管和编导一块讨论决定。

  三.调节节目经费,鼓励收视率好的节目

  原则上按厂总编室节目等级酬金划分,对收视率高、节目制作认真的节目,给予较高的经费补偿。对收视率低的节目,且制作水平差的,要从经费上适当地给予削减,从而拉开档次。真正达到“奖优惩劣”,鼓励创作精品的目的。

  四.适当时候考虑更改栏目名称和包装,以便配合厂实现增加播出频次的目标。

  五.提议厂领导与台内沟通,在条件成熟时,集中时间搞“打通式”播出。

  比如,把40期节目放在两个月内播完(周六、周日除外),让节目每天都有。这样有利于重点节目系列化播出,吸引观众,形成栏目在一段时间内“收视”的“概念化”主题。

  《科教片之窗》栏目

  2004年7月19日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