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科教片之窗 > 正文

自然之秘——黑脸琵鹭(第二集)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6日 17:34)

  小房子惨遭破坏,处在游荡期的黑脸琵鹭不见了!

  停电,在这儿是常事。

  明天咱们先去哪?从这绕过去。小王家没有鸟。元宝坨子。先就近,然后再从这兜回来。

  这一带大小共有九个岛屿,人称海王九岛。奇异的景观招揽了不少的游客,但很少看到有鸟。

  海鸥的叫声很像猫。因此,当地人把海鸥叫海猫。海猫岛因海鸥多而得名。1996年,科学家寻找黑脸琵鹭时,这里还是群鸟飞翔。现在,却成了无鸟的秃岛。

  鹭鸟对环境极为挑剔,所以,人们把鹭鸟也称之为环境监测鸟。黑脸琵鹭决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

  海洋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同时,同样造福于其他的物种。经过拉网式的捕捞,大海,还剩下了什么?

  黑脸琵鹭,你到底在哪里?

  黑脸琵鹭飞走了,它们繁育后代神秘的大门再次紧紧关闭。小小的坨子对我们来说,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它依旧敞开那宽广的胸怀,为所有来这的鸟提供着良好的、哺育后代的温床。

  游隼可以根据周边的食物量来控制出生率,四个蛋只孵出一只小鸟,正是它们计划生育的结果。

  黑尾鸥的蛋一窝几枚不等,散落在漫山遍野。正在孵化的母鸟奋力抵抗着公鸟的骚扰。或许,正是这些性欲旺盛的公鸟,才造就了黑尾鸥的庞大家族。

  一晃几天过去了,依然没有黑脸琵鹭的音信。

  黄昏是美丽的,但我们谁都无心欣赏。因为明天,摄制组就要结束拍摄,告别这里。面对如此美景和即将结束的工作,让人伤感无限。

  黑脸琵鹭!是黑脸琵鹭!还是五只!也许,是原来那五只。也许,这只不过是数量上的偶然巧合。但不管怎么说,小小的坨子又迎来了黑脸琵鹭。看来,作为繁殖地,这儿比起其它地方更为理想。

  它们还没露出一丝筑巢的迹象,每次飞走都揪着我们的心,害怕从此再失去它们。好在飞走后还都回来,估计是觅食去了。

  与黑尾鸥不同的是,黑脸琵鹭并不在附近觅食,这就避免了与大量黑尾鸥之间的食物竞争。

  冬天的一场野火烧光了坨子。为了迎接黑脸琵鹭的到来,一开春,整整一船的干树枝在乡政府的组织下撒遍了山顶,并修补了去年的旧巢。但不知哪种方法对黑脸琵鹭的筑巢更为有用?

  我们,期待着它们早日把家安在这里。

  这是交配前的典型行为。我们相距七八十米远,静静地观察。

  黑脸琵鹭并不是哑巴鸟!我们第一次听到了黑脸琵鹭的叫声。交配能力虽然无法和黑尾鸥相比,但却印证了“个体大、嘴长的是公鸟”的说法,只是不太容易识别。

  黄嘴白鹭还在静静地孵蛋。

  黑尾鸥属早成鸟。出壳不久、不知深浅的小鸟不幸跌落到悬崖峭壁下,摔得奄奄一息。

  父母在沙滩上焦急地寻找丢失的孩子。

  当它们找到孩子时,冥冥之中,父母的呼唤已经变得越来越远……

  它算是幸运的。但面对破涛汹涌的大海,第一次下水时总不免有些胆却,但做父母的决不会迁就。当无奈的小鸟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进海水中,它那知道,未来的日子要比这残酷得多。

  饥饿的小隼催促着父母喂食。

  游隼以300多公里的时速冲向猎物。

  又一只黄嘴白鹭惨死在它的利爪之下。这些散乱的尸骨是游隼喂食后的残羹剩饭。为使小隼早日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猎食者,不知有多少冤死鬼魂断这里。仅有的几只黑脸琵鹭,能否躲过这杀身之祸。

  黑尾鸥的产蛋期有早有晚,极不相同。

  黑脸琵鹭误闯他人的领地,与正在孵蛋的黑尾鸥打起架来。做事一贯谨小慎微、从容不迫的黑脸琵鹭,打起架来也保持着高贵文雅的风度,扁铲似的大嘴只是点到为止。

  尽管,游隼的威胁无处不在,但黑脸琵鹭还是终于筑巢了。我们一直悬着的心像块石头落了地。

  它找来一根树枝,准备在这儿筑巢。小心脚下的铁丝网!遗憾的是,我们不能提醒它。树枝垂

  直跌落到40多米下的破涛汹涌大海中。有人随意扔掉的铁网,耽误了它养儿育女的计划。

  为了躲避人的干扰,两对黑脸琵鹭在四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搭了窝,但都没有使用旧巢。两家相距1米多,群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相互照顾,这样比较安全。隐藏在灌木丛中筑巢,可能是为了躲避游隼的袭击。厚厚的窝只用两天就搭建好了。看来,人们撒的干树枝起了作用。

  很难见到黑脸琵鹭如此尽情地翱翔,它们一连飞了三圈儿,像是在欢庆乔迁之喜。根据一般鸟类的行为规律分析,很有可能,这是黑脸琵鹭筑巢后特有的一种仪式:它们是在向坨子上其它的鸟类宣告自己的繁殖领域和活动范围。

  形人坨陆续来了十一只黑脸琵鹭,其中三只还未成年,另外四只有明显婚羽,但都是单身。单身成年鸟的比例如此之大令人惊奇!当我们连公母还都分不清的时候,要想找到它们孤身漂泊的原因,真好比是天方夜谭。但是,这里或许正暗藏着它们濒危的真正原因。

  黑脸琵鹭交配前的典型行为又出现了。

  它们终于在巢内交配了。每次还是3、4秒,交配的时间并没有因为在家里而延长。但一天中却从原来的一、两次猛增到六次,这还不包括从天黑到黎明,我们无法观察的时间。 比起一般的鸟类,黑脸琵鹭交配的次数并不算少。难道是交配的质量不行?如果濒危的原因与它们交配有关,那是公鸟因素,还是母鸟的过错?看来,破揭黑脸琵鹭濒危之谜的关键,首先是要能准确分辨出它们的公母!

  终于产蛋了!仔细观察上面的斑点,原来是血渍。看来,分娩是一个充满了艰辛和痛苦的过程。

  不断的交配意味着还会产蛋。据我们观察,它们夫妻关系稳定,其它单身黑脸琵鹭也从不过来骚扰。两窝黑脸琵鹭从同一天开始,隔天一枚,都产下了三个蛋。有文献记载,几十年前黑脸琵鹭一窝最多产蛋六枚,而现在只有三枚。产蛋数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蛇!坨子上有蛇!估计有两米来长。它钻到哪去了?一共有几条?它们会对黑脸琵鹭构成威胁吗?

  黑脸琵鹭终于筑巢产蛋,游隼和好吃鸟蛋的蛇对黑脸琵鹭有什么威胁?

  敬请关注《自然之谜——黑脸琵鹭》第三集。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