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节目内容

自然之谜——黑脸琵鹭(第一集)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28日 14:54

  这是一部记录着即将消失的鸟类名录。黑脸琵鹭,不幸成为了这里的一员。更为不幸的是,当人类刚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它们的时候,绝种的厄运已经笼罩上了只剩下几百只的种群。

  黑脸琵鹭能摆脱灭绝的厄运吗?它们为什么会濒危呢?多年来,人们只知道黑脸琵鹭的主要越冬地在台湾省。但它们如何繁殖?除了“黑脸琵鹭在无人居住的悬崖上筑巢繁殖”外,人们对黑脸琵鹭繁殖的生态习性几乎一无所知。

  从199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鸟类专家寻找黑脸琵鹭繁殖地的足迹遍布我国内陆沼泽及沿海等地,但却不见黑脸琵鹭的踪影。难道,黑脸琵鹭的繁殖地已经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吗?根据几年寻找的经验,人们搜寻的焦点再次汇聚到了大连附近的长山群岛。

  1999年,他们第二次来到这里,惊奇地发现了三对正在繁殖的黑脸琵鹭。这一重大发现,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寒春料峭,听说几只黑脸琵鹭已经来到了这里。台风夹杂着大雾,一连几天我们都无法出海上岛,只能隔海观望时隐时现、仰慕已久的黑脸琵鹭。

  小小的坨子虽然近在咫尺,但由于无法靠近,却让人更感到它的神秘莫测。

  天晴了,风停了,喧嚣多日的大海一下宁静了许多。

  淡淡的晨雾为坨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们悄悄爬上陡峭的岩壁。

  珍贵的黑脸琵鹭赫然呈现在眼前。

  它们一动不动。经过数千公里的迁徙,黑脸琵鹭疲惫不堪,呆在岩石或沙滩上埋头沐浴着阳光,休生养息。

  我们隐藏在百米之外,所有人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打扰了它们。

  这几只黑脸琵鹭是去年来过的吗?还是迁徙途中偶然飞落在这里的迷鸟?目前,还很难作出判断。

  黑脸琵鹭的邻居都有哪些呢?

  最先到达的是一对游隼,它们以猎食其它鸟类和鼠类为生。

  蛎鹬是爱尔兰和萨尔瓦多的国鸟,在这儿也能见到。

  鸣叫最好听的是蓝矶鸫。

  鸬鹚不过是这里的匆匆过客。

  数以千计的海鸥来这儿繁殖后代,小小的坨子渐渐喧闹了起来。

  相互看上眼的一来二去凑成了一对。新郎安顿好新娘便飞走了。这让我们十分好奇。涨潮的海水眼瞅着就要淹没脚面,新娘坚守在原地不动。新郎却躲在很远的地方吃起独食。奇怪的是,新娘的等待却显得很有耐心。几声呼唤,召回了贪吃的新郎。

  直到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新婚前,新娘对新郎的考验。只有捕食能力强的公鸟,才能获得组建家庭的权力。

  黄嘴白鹭,另一种濒临灭绝的鸟,全球仅剩下两千来只,也被写进了红皮书。它们生性胆小,但警惕性很高,一有动静,脖子伸得长长的四下张望,古怪的叫声传得很远。黑脸琵鹭选择与它们相伴为生,是因为黄嘴白鹭可以为黑脸琵鹭站岗放哨。

  附近的渔民忙碌着自己的活计,人与鸟和谐共处在一片蓝天之下。

  这是游隼发出的强烈警告。

  无意中,我们闯进了游隼的领地。在巢里发现了两个吐弃块,掰开一看,净是些没有消化的羽毛和骨头。游隼会不会对黑脸琵鹭构成威胁呢?目前我们还不知道。

  黑脸琵鹭的活动渐渐多了起来。

  每年在越冬地的1、2月,部分黑脸琵鹭的身上慢慢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脖子和冠羽改变了颜色。这是性成熟和发情期到来的体外表现。3月初,它们带着繁殖后代的使命飞向北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听到过黑脸琵鹭的叫,文献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它们,会是哑巴鸟吗?

  亲密的行为时有发生,但却没有露出筑巢的迹象。专家分析,它们正处在游荡期,去留的可能性各占百分之五十。

  凶猛的游隼赶在其它鸟之前产下了蛋,它们算计好小隼出壳时,其它鸟正在趴窝,捕获猎物就会更加容易,也为哺育小鸟抢占了先机。

  黄嘴白鹭胆子虽小,但种群内相互打架斗殴却是家常便饭,好斗是它们的天性。不过,现在的打斗却是为了争抢最佳的筑巢点,所以也就显得更加激烈。经过一番苦斗,黄嘴白鹭开始在半山腰以上的地方筑巢了。半山腰以下则是黑尾鸥的家园。物种间的空间分配可说是各取所需、相当默契。

  黑脸琵鹭会选在什么地方筑巢呢?从去年留下的旧巢来看,黑脸琵鹭选择了坨子上地势最为险要的地方,陡立的悬崖下四十多米就是汪洋一片。仅有的几只黑脸琵鹭并不在旧巢附近活动,丝毫看不出旧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它们能否在这儿筑巢?这对我们全面了解黑脸琵鹭,破解它们繁殖之谜至关重要。

  多年来,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三八线附近的岛屿上,每年都有一些黑脸琵鹭在那里繁殖后代。非军事区隔绝了同一民族的敌对双方,也隔绝了人们与黑脸琵鹭的接触,以至于许多专业人员还不认识它们。

  一家动物园把黑脸琵鹭错当白琵鹭收养,展出没多久,便冻死在第二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当它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仍然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

  一家动物标本馆也把黑脸琵鹭误认为是白琵鹭,不知误导了多少爱鸟观众。

  更有甚者,一部介绍脊椎动物的省级专著竟把它开除了琵鹭家族,但介绍白琵鹭使用的照片却恰恰是黑脸琵鹭。

  为什么许多误识都与白琵鹭有关?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白琵鹭的嘴只黑到眼前;而一直黑到眼后的,才是黑脸琵鹭。差别就这么一点点。

  只有全面掌握黑脸琵鹭的生态规律,才能拯救它们濒临灭绝的厄运。

  弥天大雾再次笼罩了小岛。像这样的天气,我们只能在驻地观察坨子上的动静。

  五只黑脸琵鹭中有两对经常在一起,看来像是夫妻。

  交配了!交配了,交配了!完了,很短。可惜呀,咱们现在不能上岛拍摄,而且距离太远。现在上岛,也有可能会对它们有影响。所以,宁肯在这多等两天,让他们安定下来以后,咱们再上岛。

  估摸着黑脸琵鹭稳定后,我们才登上坨子。很明显,这是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围绕着坨子四处查看,仅有的几只黑脸琵鹭踪影全无,它们极有可能也残遭黑手。处在游荡期的黑脸琵鹭行为极不稳定,一旦受到惊吓飞走,专家估计,它们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房子惨遭破坏,黑脸琵鹭不知去向,黑脸琵鹭繁殖之谜如何破解,

  敬请关注7月12日17:55《科教片之窗》栏目播出的《自然之谜——黑脸琵鹭》第二集。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揭开黑脸琵鹭的神秘面纱 (2004/06/28/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