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编导札记

摄制《树的困惑》有感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3日 17:20

  科教片《树的困惑》在2003年度科影厂的创作总结中,获得年度优秀科普片一等奖。04年初又获得北京科技声像协会银河奖科普片二等奖。

  片中以一位不是专门从事林业工作的科研人员对“小老头”树的回忆,和围绕着这些树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为线索,通过人们的实地考查,从气候、土壤、降雨量等多方面逐步地分析“小老头”树木长不高的原因,并且通过科学地分析来解释,是怎样造成的目前这种自然状况,以及在这种自然条件之下,恢复生态应采取什么方法。尽量避免说教式的方法,力求达到在科研人员自然、生动的考查活动当中,向人们传递着尊重、顺应、爱护大自然的科学知识。以求达到有别于以往科教片的表现形式。回想起这部科教专题片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前期摄制和后期制作辛勤劳动的结晶。


  2002年底一位朋友拿来了一大摞有关内蒙古草原生态以及畜牧业发展的文字材料,希望能够做一部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的科教片。我在《科教片之窗》栏目中是做摄像工作的,虽然以前也独立制作了几集科教片,但是都不太成功,可以说是勉勉强强才通过了审查。

  在栏目中担当摄像有好几年了,科教片也拍摄了有几十集了,但是这类题材的科普片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底怎么做,从何处下手,心里一点谱也没有。

  我把情况向栏目主编进行了汇报,他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告诉我从何处入手,并亲自陪同到有关部门采访。因为去年初的非典疫情,造成采访工作的延误,一直到去年的下半年,眼看一年中草原景色最好的时期就要过去了,具体的拍摄方案还没有确定下来。

  栏目领导认为草原畜牧业、绿色食品以及沙化地区造成的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能不能从另一方面入手,谈内蒙古地区的生态问题。这使我想起几年前在内蒙的鄂尔多斯拍摄时见到的一种树,虽然这些树和北方地区的树在品种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们就是长不高,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才能长3至5米高矮,当地人称它为“小老头”树,这些树长不高的原因是因为当地的土壤状况造成的,在加上当地的降水量稀少,树能够活下来就很不错了。


  据当地的历史记载,以前这一地区是水草肥美的地方,在上世纪初还存有大面积的林地,因为人们的大量砍伐,开荒种地,使当地的生态状况因为降水量的逐年减少进一步恶化。通过“小老头”树的现象可以剖析出造成内蒙古生态脆弱的原因和科学地认识自然环境,利用科学的方法逐步改变生态环境的方法。

  我把这个想法向栏目负责人汇报后,得到了认可,并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带着这个任务急忙地踏上了内蒙古拍摄的艰难历程。

  内蒙古人民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但是限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对摄制工作的配合有很大的困难。到过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都知道,在这里工作没有车辆的保证是根本不行的。

  在北京出发前车的问题当地答应解决,但是没有想到,到了内蒙后正好赶上当地的协作部门正在组织召开全国的草原地区工作会议,会议用车以及会后的参观游览,造成车辆非常紧张,当初的允诺全部化为泡影。只好通过各种关系现联系,这一耽误就是好几天,终于联系到有一位当地的领导去我们要拍摄的几个旗县检查工作,我们五个人挤在一部小车里就赶往几百公里外的拍摄地点。

  去年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雨水比较充沛的年份,八月初的草原地区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没有一棵树,只有在居民居住的村庄和公路边能够看到一些树。在整个的拍摄过程当中,主要的时间可以说不是用在拍摄工作上,而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路途和每天的两顿饭当中。

  每到一个地方,中午都要端上大盆的羊肉和几瓶酒,虽然我们一再解释因为下午还要拍摄不能喝酒,但是在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面前却是行不通的,吃完中午饭往往就要到下午的三点钟,在赶到拍摄地点,也就没有多少时间了。

  片中的重点拍摄对象“小老头树”的拍摄更是费了很大的周折。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都愿意介绍自己家乡好的地方,希望能反映出好的方面,说到“小老头”树的存在,就不爱多说了,尤其是当地的林业部门的同志,总是在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种了多少树、造林的面积是多少,当提起“小老头”树时,都说那已经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可以说基本上都改造过了,已经很难见到了。


  在拍摄工作就要结束的时候,经过将近20天的相处,人也比较熟了,这时才告诉我们,实际上,在我们到过的所有地区,几乎可以说都有这些树木的存在,只不过是面积大小的问题。就这样,绕了很多的路,费了许多的口舌,终于拍到了一些小老树,但是离要求还差得很多,可是因为路途遥远,已经不可能再下去补拍了。

  经过20多天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前期拍摄任务,带着十多盒拍摄素材和内蒙古电视台、和林业厅提供的大量资料回到北京,以为凭着这些大量的素材编两集片子没有问题。经过短暂的休整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

  在后期编辑之前把所有的素材看了一遍,这一看心一下就凉了,首先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树的镜头量不够,还有就是当地提供的资料质量不行根本就用不上,两集片子所需要的素材还差不少,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粗编出的片子,让栏目负责人一看就提出了一大堆意见,还要从头再来。

  栏目的领导和同志们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四处地帮我搜集有关素材,只要和内蒙古和片中内容有关的素材找来许多,并且对片中的每一段落,具体到镜头的运用提出修改的建议。在修改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对片中的每一个镜头进行调整和技术上的处理,并且增加了动画和示意性画面的制作,力求把科学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几昼夜的奋斗,终于完成了《树的困惑》、《水的怪圈》两集科教片的制作,经过重新编辑的片子可以说是面目全非,除了解说词基本未动外,整个片子来了个大换脸,顺利地通过了领导的审查。

  如今科教片《树的困惑》受到了奖励,但是细想起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和工作上的疏忽造成的,如果前期拍摄时再仔细认真一点的话,后期制作也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了,正向开头所说的一样,这部片子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编导:周桂)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