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片之窗》三、四季度获奖节目及单项奖评语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02日 10:04
三季度
一等奖:
《天鹅的故事——成长》
创作者以宏观大气的布局,优美生动的摄像,细腻入微的刻画给观众展现了天鹅的生命本质和成长历程,即使是把它放在全国科普电视栏目的同类节目中作横向比较,毫无疑问也是一部精彩的佳作。尤其是节目中精致到位的摄像,运用特殊摄影手段捕捉到的天鹅成长过程中的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声效与画面的对位能更准确一点;能减少全片音乐的分量,增加现场真实的录音效果的成分;解说词的描写减少一点主观色彩和分量,并适当增加一点摄制组和生态员老张的细节,节目将更趋完美。
二等奖:
1.《城市里的风——街道风》
该节目选材独特,善于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捕捉科普宣传的鲜活题材。通片虽为传统科教影视节目的制作样式,但不乏精彩和亮色之处。如:从风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和影响具体事例入手的创作思路;精致到位的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制作;角度、用光以及辅助镜头的运用都很有新颖的摄像,这些都是节目成功的亮点。
不足之处:寻常百姓受风影响的具体实例仍采集不够;科学家的研究特色及研究当中的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2.《病毒·疫病和我们》
该节目主题突出;围绕重点内容搜集的素材较为丰富;叙述条理清楚,准确到位,从不同视点与层面娓娓道来地给观众讲述了病毒的基本知识以及乙肝、艾滋病、甲肝、感冒、非典等常见病毒的危害,流行规律和基本的防治方法。节目中局部段落的专家访谈与二维、三维动画设计恰到好处地点明了主题,在“非典”肆虐,条件复杂之际快速推出该系列节目,也显示出编导较娴熟的业务功底。
不足之处:资料运用较多,有的地方节奏把握欠推敲,描述还不够细致深入,通片音乐显得太满。
四季度
一等奖
《中国海岸线——文化的故事》
作为长篇系列片的压轴之作,“文化的故事”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保持原系列片内涵丰富,条理清楚的特点。在讲述“文化”的故事时,采集的素材细腻生动,恰到好处与主题呼应的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制作也比较精良。
如果把音响的处理再细致一点,在相关重点内容的描述上再深入一点,节目整体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等奖
《树的困惑》
该节目独辟蹊径,从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生态恶化标志之一的“小老树”再度切入,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草原生态变迁当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在拍摄协作条件不畅,前期素材单薄的情况下,重新调整编辑思路,紧紧抓住了由“小老树”的生长情形引发的草原生态植被恢复当中的关键问题,巧妙地阐述了“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灌则灌”这一规律的科学性。作为新导演的起步之作,有很好的节目设计和局部段落不错的摄像以及动效配合。
但“小老树”的特写镜头不多,土壤剖面描述不深入以及专家研究过程的虎头蛇尾式的不相对称仍是节目有待提高的地方。
三等奖
《中国海岸线——交流的故事》
该节目围绕主题搜集材料丰富,层次分明,编排得当。尤其是在叙说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点段落时,实景与史料镜头结合自如,剪辑节奏恰到好处,配以与内容相吻合的音效,以及画龙点睛的二维、三维动画鲜活地描写了“海上交流”这一主题。
如果整个节目的故事细节能够更充分一些,面上概述的内容更精练一点,部分段落的镜头节奏更快一点,解说风格更通俗质朴一些,将会成为一部真正的精品。
优秀摄像奖——李东风
李东风在《城市里的风》系列节目中摄像艺术构思完整,摄像技术功底扎实。在运用摄像辅助装置表述节目内容上充分开动脑筋,摄像角度新颖别致,构图、用光比较精致考究。三集节目的镜头内张力和节奏以及与叙述内容的配合上都较为得体。与编导在节目当中显现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