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中国海岸线上,用材林在各种林种中占有的比重最大。沿海的低山丘陵原本分布着大量的用材林。北起浙江,南到广东省廉江县的北部,以马尾松为主,其中福建省马尾松林区的面积最大,是东部沿海重要的用材林生产基地。由于虫害,马尾松林的生长容易受到影响,桉树林成为从浙江南部至海南岛沿海的另一重要用材树种。桉树林适宜在丘陵台地生长,由于它生长速度快,树叶可以制油、树皮可以制胶、树头可以做活性炭,因此砍伐用材后剩余废物少,是理想的速生用材林树种。目前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种植的桉树,已有大片的成材林。在北方沿海的砂质海岸普遍有刺槐林分布,它们一方面起到了防护林的作用,同时也是北方沿海木材生产的主要原料。
经济林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林种,主要有果树、茶叶、胡椒、咖啡、槟榔、橡胶等。象山东的苹果;浙江、福建的柑橘、茶叶;广东的荔枝、甘蔗;海南的咖啡和香蕉都在当地的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橡胶是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树种。橡胶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适合在避风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在海南主要分布在远离台风袭击的中西部。最初在海南生长的橡胶都是实生苗,但是真正胶产量高的是芽接树,1954年,海南一位叫马文谷的老人从国外引进了品质优良的芽接苗,中国的橡胶种植才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许多人士为橡胶的引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海南橡胶种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橡胶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作物生产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特种用途林包括用于国防、风景、科研等用途,以及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林地。在这些林地当中有很多属于国家珍稀保护种群:这是生长于浙江省的雁荡山中惟一的一棵雁荡润楠,树龄有220多年,润楠属樟科,是浙江楠的变种,是一种常绿阔叶树。与它同在这个保护区内的还有珍贵的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可以提炼紫杉醇,是药用价值极高的珍稀树种之一。银杏,是裸子植物,属于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它在两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在第四纪冰川期以后,世界各地的银杏均已灭绝,只有一个种群留在了中国,现在日本、朝鲜以及欧美国家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位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是佛教名山,在这座山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木,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具有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生长能力,然而只有母树才具备这种特殊的繁殖特性,而我国惟一一棵鹅耳枥母树就生长在舟山群岛普陀山慧济寺旁的佛山林海之中,给这里的风景又平添了一种神秘祥和的气氛。
竹林是中国森林文化美学的代表。中国在世界上素有“竹子王国”之美誉,距今一万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和栽培竹类了。随着竹文化的发展,竹建筑、竹工具、竹园林、竹服饰、竹食品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精品。而以竹子为主题的诗歌、绘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竹文化中的竹子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格化了的自然。它以青翠洒脱的风姿,昂首挺拔的气势,虚心有节的情操,刚柔相济的品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观念、情感与理想。在中国的海岸地区,一共有3万多公顷的竹林,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在浙江省的安吉集中了300多个竹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融旅游、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最大的竹类植物园。
四旁林指的是屋旁、田旁、水旁、路旁的零散林地,它们不仅点缀着中国海岸美丽的田园,而且还起到了保护农田、水源、道路和人群聚居区的作用,有的甚至起到了薪炭林的作用,解决了人民生活燃料的问题。由于海岸地区存在一些土质不好的荒地,加上传统生活燃料的紧缺,利用好每一块土地,加强四旁林的建设,也是更好地利用海岸地区林业资源不可忽视的一面。
林地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林地是有生命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森林一直与我们共存,它们是我们最好的邻居,走过中国海岸,绿色正装点着我们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