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永远的“毛泽东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6日 10:30 来源:

  

画面: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字幕 4月6日 8:30 解说: “毛泽东号”机车是一辆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机车,一代又一代司机师傅驾驶她走过了将近59年的风风雨雨,今天我们跟随着第十代司机师傅登上“毛泽东号”机车,体验一下他们工作的过程。片名:永远的“毛泽东号” 解说:今天当班的司机叫李成斌、副司机叫王洪全,他们像往常一样办好了所有的出乘手续上路了。机车在丰台西站挂上了一列长700多米,重4500多吨的货车向着山东聊城方向出发了。画面:解放战争场面 、哈尔滨机务段、修复的蒸汽机车。解说:“毛泽东号”诞生在59年前炮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中,为了反击蒋介石对解放区的疯狂进攻,东北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前线,在铁路运输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师傅们,用了27天的时间抢修出一台日军废弃的破损机车。在工人师傅们的建议下,哈尔滨铁路局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6年10月30日正式命名这个机车为“毛泽东号”。

“毛泽东号”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担当了艰巨的军事运输任务。司机师傅们驾驶着机车,不顾敌机的轰炸和扫射,把一车车军用物资运到前线,送到子弟兵手中。 1948年东北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大举向关内挺进。来年春天北京和平解放,“毛泽东号”和她的机车组也奉命来到北京丰台机务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后来的抗美援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解决铁路运力不足的困难,“毛泽东号”以多拉快跑的实际行动,创造了提高效率18%的新记录,不但安全正点还能节约煤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毛泽东号”的牵引定数由原来的1750吨提高到2980吨。 1957年8月25日,“毛泽东号”机车组安全走行了100万公里,创造了全国铁路货运机车的最高记录,受到铁道部的表彰,成为全国铁路的一面旗帜。 1976年底这台英雄的机车光荣退役,1977年1月27日“毛泽东号”正式启用国产第一代东风4型002号内燃机车。 2000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这一天,“毛泽东号”换型大连机车厂生产的东风4D型机车,他的编号1893。字幕:11点10分 京九线解说:我们的列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驶离丰台车站。同期:注意信号、绿灯、绿灯好啦。道岔注意,道岔开通,开通好了。解说:从上车到现在,他们不时重复着只有他们自己才听的懂得口令,这些口令似乎构成了他们在行车中的全部语言。刚上车时,我对他们的工作还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然而不到两个小时,我就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单调和乏味。在我的视野里除了信号灯和道岔,剩下的就是眼前这不知尽头的钢轨了。字幕:河北衡水16:33 解说: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运行列车到达衡水。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机车组的师傅们轮流在这里值班,司机贾春鹏和副司机刘玉峰将接替李成斌、王洪全继续前行。解说:16分钟后列车启动了。同期:信号注意,左侧白灯,白灯好啦。解说:中途换了司机,给这小小的空间带来片刻的新意,但是几分钟后我面对的依然是信号灯,道岔和钢轨,听到的依然是那些听不动的口令。列车虽然在流动着,但是这单调乏味的时空像凝固了一样让人窒息,然而当我看到身旁的两位司机师傅仍然一丝不苟地操作时,我不禁在问自己:必须得有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和毅力,才能支撑着这些年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心地重复着他们的劳动呢?字幕:山东聊城20:09 同期:贾春鹏 司机我是97年1月上的这车,各位师傅经常跟我聊起车史,从蒸汽一直到现在,尤其提起王作田师傅就是在这车从司炉、副司机到司机一直到退休,我才上车8年跟他几十年的工作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我也希望像老前辈那样握着闸把退休,兢兢业业的。解说:听了小贾的话我才意识到,这些年轻人是选择了老前辈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选择了这永无尽头的钢轨做自己创业的道路,选择了“毛泽东号”作为自己的人生舞台。字幕:4月7日 1:47 解说:现在已是深夜1点多了,人们正在熟睡中,此时“毛泽东号”挂上了一列4100多吨的货车,向着北京方向驶去,这里距离北京424公里。字幕:4月7日 13:15 丰台机务段解说:“毛泽东号”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在家休息的师傅们开始为她擦洗征程的烟尘。“毛泽东号”的乘务员们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都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大学自考深造自己。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能像众多都市年轻人那样,享受各种各样时尚的生活,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同期:赵巨孝 副司机长

让这台车保持干干净净的状态,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您看我们这么擦我们司机长也这么擦,我最佩服他的就是这一点。解说:小赵告诉我,葛建明是“毛泽东号”的第十任司机长,前几天因腰间盘突出发作住进医院,今天刚刚出院回到家里。这期间他惟一牵挂的就是“毛泽东号”和我们这些人。葛建明在岗位上问心无愧是条汉子,但是对家庭对母亲他却永远感到愧疚。那一天上午,葛建明在衡水返回北京的机车上接到了妹妹的一个电话,说母亲出门买菜时跌了一跤,摔的不轻,让葛建明下班后赶紧带母亲去医院看病,但不巧的是组里一个同事的母亲也生病了,葛建明下班后直接去同事家里看望别人的母亲,等到他急急忙忙回到母亲家时,一切都晚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跟头竟使母亲半身不遂,这件事是葛建明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的。同期:葛建明 司机长 全国劳模母亲摔成了血栓,需要人照料的时候,我把一切都推给我妹妹和我哥哥身上,这事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机车组每一名同志家里都有父母,也都有很多困难,我不可能作为司机长把心思用在家里。解说:其实,“毛泽东号”机车组的每一个人,在选择了“毛泽东号”的同时,就注定要亏欠父母和家庭,这是他们每一个人心中最大的愧疚。 “毛泽东号”的历任司机长都是全国劳动模范,有着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光环,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司机师傅们却很少被人知道。同期: 葛建明 司机长 全国劳模担任这车司机长荣誉很多,其实这些荣誉是小组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所有的荣誉虽然给我自己头上了,但这是集体的荣誉,“毛泽东号”的荣誉。同期: 秦立军 司机我们这个机车组就是一个非常鲜艳的鲜花,组员就是绿叶,我们组员都是希望把这绿叶做得更好,把这鲜花衬得更艳更红。解说: “毛泽东号”最让人称道的是安全行车,在战争年代没有被击垮,和平年代也没有因为麻痹而出过差错。在将近59年的岁月中,他们安全行车798万公里,这个数字意味着机车已经围绕地球走过了190多圈,这在世界铁路运输史上也是一个奇迹。同期: 李成斌 司机这个车的安全绝不能在我的手里出了事,(否则)那我将是历史的罪人,这个车的罪人。车轮一天天在转,我不知道我的终点在哪儿,我也不知道我的荣誉在哪儿,我只知道我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保住安全。同期: 葛建明 司机长 全国劳模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谁不想舒服?谁不想多挣钱?但是作为“毛泽东号”机车(乘务员),一切都要服从“毛泽东号”的整体利益,一切都要为“毛泽东号”的荣誉着想,也就是说,我们在车工作的每一名同志,在车工作一天就要让“毛泽东号”辉煌一天,我们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让“毛泽东号”永远辉煌。解说:今天,“毛泽东号”的师傅们聚在了一起,机务段的同志正为他们拍全家福,这时我才注意到,这11个人中有9人胸前佩带着镰刀斧头图案的徽章。每天“毛泽东号”都在祖国的南北大动脉,京九线上驰骋着,在“毛泽东号”机车上工作过的148名司机师傅们,忠心耿耿地传递着“毛泽东号”的时代精神,他们一代又一代续写着英雄机车的历史。

责编:李菁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