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黄河弯上的“山曲曲儿”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4日 12:54 来源:CCTV.com

  解说:滚滚东流的黄河进入晋陕峡谷后,逐渐变宽,并且拐弯向南延伸。因为黄河在这儿拐了个大弯,山西境内的这个县自明代起,就被取名为“河曲县”。河曲县里最出名的是它的民歌,当地人亲切地叫它山曲曲儿。

  (出片名 黄河弯上的山曲曲儿)

  解说:据说,河曲县的人,人人都会唱山曲儿。有这样的话为证,河曲人“拿起撅头会种地,拉起二胡会唱歌。”

  现场同期:河曲县辛家坪村村民 辛礼生 唱《打夯歌》

  嗨 众家弟兄们一起抬呀

  抬得高来砸的狠呀

  压混解说:辛家坪村的村民们正在拆除旧戏台,搭建新戏台。这位领唱的老乡叫辛礼生。他是一个庄稼汉,也是河曲土生土长的纯民间歌手。作为一名歌手,辛礼生已经先后遍迹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

  同期:辛礼生唱《想甚唱甚》

  红圪公鸡叫鸣亲亲亲亲天大亮

  河曲人爱把亲亲亲亲山曲曲儿唱

  山圪曲曲儿本是亲亲肚里头生

  心圪里头有甚亲亲亲亲就唱上甚

  解说:河曲人不仅人人会唱,而且正象辛礼生所唱的,他们想啥就唱啥。这不,姑娘回家帮妈妈做山药粉条,老太太都要唱上两句。更别说老羊倌爱唱唱放羊曲儿了。

  同期:老太太唱《过粉》

  大小山药磨成粉

  姑娘给我来过粉

  过粉本来是麻烦事

  粉条条吃上香喷喷

  同期:羊倌唱《放羊曲》

  放羊汉我手拿上放羊鞭鞭

  羊肚肚手巾三呀三道道蓝

  解说:河曲人人人会唱,但在他们心中,还是辛礼生的名字叫得最响,他唱的民歌不仅体现了山曲儿高亢、悠长,富有山野风味的特点。而且他的高低音转换出神入化,特别是高音区行腔劲力十足,游刃有余。有人测试后说,他的高音比帕瓦罗蒂还高8度呢。

  同期:辛礼生唱《瞄亲亲》

  这个(嗓子)是娘老子给的,也是个天赋吧 ,嗓子是比较好一些。那我给你们唱上一段,唱一段《瞄亲亲》,河曲民歌头一回我瞄你来,十里的路途,过了一道河呀,爬了一道山呀,我累了一头汗,走到你家大门口呀,我心捶捶跳呀,脸蛋蛋烧呀,进不是个进呀,退不想个退呀,做了难呀,亲亲。

  解说:河曲是民歌的发源地之一,最为大家熟知的《走西口》就是河曲民歌的代表曲目。“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正是当年河曲地瘠民贫,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真实写照。

  解说:河曲县文化馆的同志介绍说,在河曲,只要是唱山曲曲儿的人,就都会唱《走西口》。

  同期:唱《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妹妹你莫伤心,哥哥我有话对你明;

  口里出口外,不止哥哥我一个人。

  压混解说:《走西口》的唱段,最早的记录出现在1855年,说的是大旱之后的河曲农民太春,四处借粮食,都没能借到。为了生计,太春只好与同乡约定一起到口外谋生。当他不得不把动身的消息告诉新婚妻子玉莲时,小夫妻俩忍痛分离时的无限悲苦。


  所谓走口外,指的是当地人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套一带去垦荒。因为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个通道口——张家口的西面,所以叫“走西口”。

  同期:唱《走西口》

  哥哥你西口行,千万不要贪“花红”;恐怕你变了心,忘了妹妹好恩情

  妹妹放宽心,哥哥不是那一种人;我去口外当长工,哪有那贪“花红”的心

  解说:历史上的河曲,虽然土地贫瘠,但是民歌却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吸引了很多的音乐研究者。

  也曾在河曲县文化馆工作过的张存亮,和坪泉村的邬焕声是老朋友了,邬焕声老人至今还珍藏着一张照片,它记录了50年前的一段往事。

  同期:邬焕声介绍照片

  这就是50年前那和金湘照的那照片,老邬,这是你吧,哦。

  这是金湘,金湘,这是苏琴,苏琴,这是你的牛,牛车。

  解说: 1953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几位20多岁的年轻人,来到河曲采风。这张照片就是他们采风结束,要回北京去,老乡邬焕声赶着牛车送他们时照的。路上他们唱起了河曲民歌《三天的路程两天到》。

  同期:老乡唱歌《三天的路程两天到》

  那不大大的小青马马儿,再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那两天到驾。

  解说:当年在河曲,金湘和他的同事们搜集整理了2000多首民歌。

  同期: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 教授 金湘

  真正从血肉上感觉我们应当为他们写作

  而且我们的营养来自于他们

  所以后来我再东奔西跑

  天南海北

  最后甚至于到国外

  我觉得河曲这个根我是忘不了

  解说:在河曲的那段日子,甚至影响到金湘的音乐美学观的形成。

  同期:说邬焕声 唱《三天的路程两天到》。

  你看你们也见到邬焕声了,他们是单纯的劳动人民。他默默无闻啊!他有什么,是吧严格讲起来我们都默默无闻啊,我们有什么,我们真就是一个普通人,可是这个感情就接上了,他忘不了我 我忘不了他,那不大大的小青马马儿呀,多喂上二升料,那三天的路程我两天就要到驾,很好啊!

  解说:《三天的路程两天到》表达的是走西口的哥哥在口外谋生挣了钱,要赶回家里见亲人的迫切心情。

  如今的河曲人,日子一天天富起来了,再也不用走西口了。就连他们拿手的山曲曲儿也能为他们挣来不少钱呢。

  河曲县规模最大的家庭剧团,是祁家也村的村民樊二牛自己办的。他们每年都会在山西、内蒙、陕西,演出一、二百场。从正月初三到腊月二十三,除了春耕、秋收,其它时候都要出门演出。

  同期:祁家也村 村民 樊二牛

  反正从小我就爱好这个东西,个人爱好,个人就时时暮暮,想说我能带个班子

  把这个班子能带起来,人花其它钱我都疼得不能,一说弄这个 睡思梦想,梦见也是我唱戏了,梦见我也是带剧团了。

  解说:樊二牛的家庭剧团有20多人,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是剧团的主角,单单他们一家人就能演上三天的节目,不重样。另外,樊二牛还招收了附近县乡的许多上不起艺校的孩子。

  同期:樊二牛

  和我挨好的朋友们(的孩子),想住艺校他没钱住不起,最后他就来到我家(把孩子)给我送来 跟我学,吃住都在我家里,最后培养上个,学上个一年多,来的就都能登台演出了。

  解说:在河曲县,像樊二牛家这样的家庭剧团有20多个。他们不仅仅演唱传统的曲目,而且还在不断地学习。这一天,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又来到樊二牛家辅导他们学唱新谱曲的 《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

  现场同期:学唱《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

  去年咱河曲的大电厂上马了,围绕这个主题写的,现在就是说,描写咱大电厂上马以后,河曲的变化,反正是哥哥回来了,意思是咱们河曲富了,不是过去那,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因为她泪长流。

  哎呀 可难了呀 哎呀,这和那个老调,正唱到老调找着了,又拐成新调了,咱是不识谱,不晓得这拐弯弯,咱们多唱两遍,多唱两遍慢慢就熟悉了,咱们再来一次啊!喜鹊喳喳喜来报,沙畔要建大电厂,嗨!你们快看,哥哥他们回来了,对

  我们回来了,黄河水也乐陶陶。

  字幕:山西民歌源远流长,“九曲黄河从天降,万种风情留此处”,说的就是河曲民歌。现在黄河弯上的山曲曲儿,还在一天天唱着

责编:李菁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