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少儿频道 > 金螺号 > 正文

电视作文《告别油灯的日子》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1日 15:14)

  创意导演:蔡海波、岑延平、张林

  摄像:刘克、徐傧、郑宝洪 制作:王洁丽、李健 助理导演:单卫民、郑新立

  监制:李振忠 、王庆武 作者:岑延平 朗诵:蒋小涵 选送单位:河北电视台



  我的家乡阜平县在河北保定的太行山深处,听老奶奶说,当年许多的老八路就在这里坚持着打鬼子,这里的人散居在的大山深处,三五户一个村落,相隔几十里,多数人都不识字,供个识字的人不容易,和祖上一样,荡夜幕降临以后,人们就早早进入了梦乡,偶尔看到一两处油灯闪烁,那准是谁家的孩子在夜读,我家也有一盏祖传的油灯,老奶奶把它当宝贝一样,每逢年节,总是把它擦了又擦,灯油很贵,没事平时是舍不得点的,我喜欢静静的看着夜晚的天空,星星一闪一闪的真好看,要是能再亮一点该多好啊!听说县城里有电灯,不知是啥样子?我猜像白天的太阳,像晚上的星星月亮,或许还是和那如豆的灯花一样,反正它很亮,可以常明不熄,那样我就能通宵地去读书,我娘也可以在晚上做活了……


  一天,村里的人们纷纷聚拢起来,说我们这儿要通电了,是中央决定的电力扶贫阜平战役,从保定来的人都进山了,很快,他们就被乡亲们拥到了村里,这些叔叔们真神气,头上戴着红的、黄的圆圆的硬帽子,被太阳一照闪闪发亮,我家也住进了几个施工队员,他们天刚亮就出工,晚上顶着星星才回来,不管回来的有多晚,那些圆圆的帽子总是整整齐齐的排在墙边,我喜欢这一顶顶鲜艳的帽子,它们保护着叔叔们平安的回来,它们在阳光下闪亮的样子,和我心中的神灯一样。

  听大人们说:”大山里通上电要花好多的钱,不是各方支援根本办不成。”老奶奶说:“这些钱要是还,几辈子也还不清。”村里的青壮年斗争着去了工地,没有报酬,还很危险。都是为了咱山里人以后的好日子,我也暗暗琢磨着为叔叔们多做点什么,就和几个小伙伴约好去工地送水,老奶奶拄着棍说什么也要一块去,原来她悄悄地给叔叔门带了些红枣和鸡蛋。老奶奶说,以前打鬼子的时候,乡亲们就是这样支前的。

  山坡绿了,枣花开了,秋风吹走了一年,冬天的夜让人们感到格外的漫长和寂静。枣树又要绿了,通电的日子终于盼到了,我们全家赶了一夜的山路去县城开庆祝会,来的人可真多呀,老人们哭着笑着,小伙伴着跑着闹着,叔叔阿姨们唱着跳着。我爹高兴的把卖枣的钱用来买了一大堆的鞭炮,整个阜平的山山水水斗沉浸在欢庆中,我这是第一次到县城,第一次看到了电灯,第一次看到了电视,第一次知道了家乡的大山里还有许多矿藏。老师说:“有了电,我们不仅夜晚亮堂了。还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生活的希望,更有了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有电的世界真好!

责编:艳芳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