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频道 > 2007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 > 正文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让我们掌声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正祥先生为我们做《从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具体解决—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报告》。
侯正祥:大家好,时间比较紧张,实际上这个课题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做了非常深入的调研,对于食用菌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报告。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食用菌这一新兴产业。第一个是目前中国食用菌的发展概况,第二个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新亮点,第三个是发展的新途径。食用菌以重要的角色走进了千家万户,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中国它发展有这样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优越,发展迅速,它的生长环境特殊,但它不挑剔,加工方式多样,但不复杂,营养美味当不昂贵,多样的气侯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食用菌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的发展国之一,现在有一千五百种,人工栽培六十多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来,没有一个产业像这个产业一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78年全国产量不足一亿千克,产值不足一亿元,06年超过了两百亿千克,销售收入突破了六百亿元。我们国家的产量已经占据了世界的70%,出口量也占据了世界的70%。其中超亿元的食用菌县120个,两千多家企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两千六百万,已经成为了食用菌大国。这是产业非常大。我们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主推这个产业,这个产业既是生态,又是环保,还是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真正地可以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
国外的生产每年是13%的速度递增,我们国家每年是以30%递增。我们国家产量在世界上是70%,销售也是70%。我们食用菌这几年变化明显,走势科学,现在食用菌的生产日趋多样化,在生活当中我们可能就接触几种,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中国菌种特别多。上次在云南买大会的时候,发现云南的野生菌在世界是第一的。由粗放型的金融向一条龙发展,这二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国家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第二,食用菌的发展将有力的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加强食用菌的发展,它能够加快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食用菌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我们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和山东的周成市进行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农民用一亩田种植食用菌的收入超过六万,当然我们不提倡用农田大量地发展食用菌,粮食是纲。食用菌是一个有机农业,也是一个现代循环农业,食用菌是一个循环经济。用地可以是山沟地、塌陷地,可以用沼泽地和荒废的农田、大棚,它很节约用水。我这里有一份山东省周成市的资料。平阳市党委书记,用他们所有的闲置地来种食用菌。这几年来我们国家食用菌的发展大县有120多个,莆田县已经把食用菌发展作为他们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农民每年通过这一块的增收,远远比其他的种类增收大到几十倍。
第三,它是促进农业就业最有效的途径。黑龙江牡丹江市原来外出务工的农民,有一万五千人到俄罗斯,通过种植食用菌,不仅没有外出,大部分人都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进行食用菌的生产。我们在大连的炮台镇,他们也是以食用菌发展他们主要的产业来发展,所以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提高。是推动农村改革换貌的重要方式,农民的生活环境、医疗水平也会大大的改善。河北省其中有一个村,2001年之前是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块,农民主要靠自行车、步行,送子女上学,很多家庭的债务非常高。01年大量的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发展食用菌是社会资源、环境资源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它消耗能力非常低,可以用各种闲置的土地,不需要种植的土地,不跟耕地抢水源,我们国家是一个水利缺乏的国家。同时它不排放污染,是一个循环经济,它还非常节约资源。它还能够变废为宝,点石成金,最后化害为利。食用菌是一个保健食品,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日益地凸现。同时它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产业,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是食用菌大国,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我们通过一年的调研,最近刚刚给总理提交了一个报告,就是如何大力发展食用菌,就是“三农”问题,我觉得这一块是最便捷,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农民富了,新农村才有的可谈。农民穷,什么都是空谈。
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先生为我们做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侯样祥:大家好!文化建设在和谐农村里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干什么,文化就是解决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很快,但很遗憾,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非常滞后。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市场,缺乏强调公共文化的体系,政府干什么,政府就是干市场不能干的事。我们公共文化体系现在总体上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文化体系几乎没有。我们可以花几十个亿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但我们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到农村领域。我们部长多次跟我们强调说十七大报告你们谁都不要给我解释,你们谁解释都解释不过十七大,你们干什么,就是到下面去调研。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到各地去调研。但实际上令我很遗憾,我们可以说北京的文化体系,到纽约、东京、巴黎,北京都有,但农村没有。中国农村收入的差距,城乡的差距,我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差距,可能比任何一个差距都大,不是1:50的问题,可能是一百几十甚至上的问题。文化部也在这方面做很多工作,我相信通过部长来了以后的一系列措施,在农村文化服务方面会做很多的工作。
谢谢大家。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开了一次思想的盛宴,非常感谢今天下午为我们做报告的十位嘉宾。今天我们参加的是“情系三农·和谐新农村高峰论坛”,我自己的感觉,这样的论坛在年底的林林总总的各种各样类型当中也许算不上新,但我们在今天下午的论坛上发现了很多创新的思路,创新的点子,我想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高峰论坛的目的所在。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今天下午各位嘉宾的讲话中,他们每个人都谈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创新”。谢谢所有的嘉宾,谢谢所有的领导,谢谢所有的朋友们,谢谢电视机前的观众,谢谢大家!
“CCTV2007情系三农 和谐新农村高峰论坛”直播到此结束,感谢网友关注!19日下午14:30,央视国际将现场直播“CCTV2007三农人物颁奖典礼”,欢迎大家届时继续关注,再见!
责编: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