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聚焦台湾校园民谣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31日 18:21 来源:CCTV.com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2005年在台湾举行了一系列的经典民歌演唱会,来纪念30年前也就是1975年开始的“台湾校园民谣运动”。那场运动开启了台湾乐坛上一个重要的时代,甚至对后来的大陆流行音乐也是影响深远。本期《海峡两岸》节目的主题就锁定在了台湾的校园民谣,首先一起看一段相关的资讯。

  主持人:您看到过这样的演唱会吗?不大的舞台上,一些不再年轻的歌手演唱着已经不再年轻的歌曲,可现场的观众还是听得如痴如醉。这就是2005年在台湾经典民歌演唱会上出现的情况。

  标题:台湾2005年经典民歌演唱会活动

  为了纪念“台湾校园民谣运动”三十周年,在2005年的4月1日开始,各个不同时代的台湾校园民歌歌手举行了多场怀旧演唱活动。

  台湾校园民谣走过了三十年,好歌一直都被人传唱,每首歌曲代表的是不同的年代。民谣歌手也难得聚会回顾这些老歌,歌声带着大家乘坐时光机器怀念过去。

  主持人:这一系列演唱会都是为了纪念30年前的那场“台湾校园民谣运动”。

  当时由于台湾流行乐坛上充斥着欧美歌曲和旧时代的老歌,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台湾的年轻人发起了“现代民歌运动”,创作出了一大批贴近生活,自然又优美的歌曲,这些歌曲,后来在大陆大多被称作“台湾校园民谣”。

  标题:台湾知名校园民谣歌手聚会民歌餐厅

  2005年岁末,台湾知名歌手余冠华、张宇、锦绣组合等人回到民歌老餐厅重温台湾校园民歌走过的30年里程。

  台湾校园民谣 歌手:除了为民歌,也为了我们兄弟的情谊,我们又来了一个很好的聚会。

  主持人:欢迎您继续关注《海峡两岸》,提起《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曲,不少人的耳边会立刻回响起那熟悉动听的旋律,这些都是台湾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台湾的音乐人李宗盛曾经说过“动听的歌好写,因为有方法、技术、技巧可以去获得,而真诚的歌难得。”台湾校园民谣就是这样难得的真诚的歌。本期的《海峡两岸》就将和您一起,回顾台湾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那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音乐界的朋友一起来回顾和探讨这些话题。那么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大陆的音乐人常宽先生,主持人好,大家好。这位是来自台湾的音乐人高明骏先生,大家好,你好。

  主持人:好,那我们还是先来听一听非常经典的一些台湾校园民谣歌曲,一起来听听。

  一提起台湾的校园民谣,在很多大陆观众的耳边就会响起这些熟悉动人的旋律。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和齐豫的《橄榄树》一样,曾经由台湾校园民谣歌手演唱的《乡间的小路》会让那些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歌迷回想起自己的成长时光。

  主持人 李红:其实刚刚我们在短片里已经听过了很经典的校园歌曲,可以说提起好多歌曲的名字,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哼唱,你比如说《外婆的澎湖湾》,还有《三月里的小雨》《乡间的小路》《兰花草》等等,二位是不是非常熟悉这些歌曲?

  台湾歌手 高明骏:其实校园民歌刚开始在台湾流行的时候我还在缅甸,我是因为在缅甸出生,我是1982年去的台湾,但当时来讲那股风潮已经比较厉害了1982年的时候,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缅甸我们其实已经知道蔡琴、齐豫,特别蔡琴《恰似你的温柔》算是挺厉害、挺火的的校园民歌,就说好多人都在唱那首歌。一些流行歌手也唱校园民歌。因为当时台湾音乐新加坡、马来西亚那边覆盖的比较广很多人也在听校园民歌,包括很多刘文正他算是流行歌手,但他也在唱校园民歌,拿来翻唱然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发行。

  主持人:其实如果高明骏不介绍的话,很多大陆的一些听众还不知道原来蔡琴最开始是唱校园民歌的?

  大陆音乐人 常宽:我们知道,只是今天的媒体不知道,所以他对一些年轻人说的时候已经不提这段了。

  台湾歌手 高明骏:她十几岁在学校就开始唱校园民歌了。

  主持人:当时的校园民谣在台湾是非常火的,校园民谣当时在台湾其实是叫校园民歌,一直到现在都是叫校园民歌。那么大陆叫校园民谣,当时校园民歌在台湾那么火爆,可能是因为它的曲风,还有风格是比较清新的,因为那时候我知道可能那个时候岛内一些听众比较喜欢来自欧美的一些流行音乐,或者是一些国民党过去之后,旧上海的一些曲风音乐,所以突然有这样一股非常清新的风出来的时候大家非常喜欢,当时的风格是不是弹着一把吉他,也没有其它的配器,就这样唱出来?

  台湾歌手 高明骏:校园民歌它们的创作一般来讲都是吉他为主比较简单,就学生、一把木吉他就创作,包括他的词很贴近比较清新,他的词都比较清新,当时也有一些社会的流行歌曲,像是什么《苦酒满杯》。那时候好多那种,像邓丽君有一些歌曲,当时其实也算是流行歌曲,你感觉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像校园民歌当时都是比较接近一些,比较自然一些。

  主持人:我觉得它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就是很纯真的情感,像《乡间的小路》,《兰花草》很纯真,朝气蓬勃的很向上,非常非常清新,清纯的一种感觉。常宽你应该喜欢音乐,而且从事这方面创作的人,你从小可能也会受到这方面的熏陶吧?

  大陆音乐人 常宽:其实是这样,我觉得台湾校园歌曲对我们内地的流行音乐的影响是非常深的,比如说你刚才说的那个时代,刚好我是大概是在1982年第一次听到,除了邓丽君,刘文正以外的声音,我也其实是听到了台湾校园歌曲之后开始弹木吉他。

  主持人:你印象当中哪首歌曲给你带来的这么大影响?

  大陆音乐人 常宽:最早有两个姐妹俩唱的“如果你是朝露,我就是那小草”,今天我们的节目可能是一个访谈性的节目,如果我们今天的吉他在你点吧,没有我们不会唱的校园歌曲,这都是我们看家的对吧。我再说一句话,我觉得校园歌曲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最可贵的是什么?它反映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美好,对未来的一种健康的憧憬,现在的音乐我觉得歌手在舞台上都抬不起头来装酷,现在的音乐变了。校园歌曲现在听起来你说的词叫清新,我说是对未来一种美好的憧憬。

  主持人:我们在听很多歌曲的时候,它确实传达了一种情感,你会觉得他内心非常,就是人原本在校园那种对社会充满的期待,对未来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期盼,他要把这种情感通过歌曲抒发。

  台湾流行歌曲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台湾音乐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如庄奴、李泰祥和刘文正等。《请跟我来》、《在雨中》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到了70年代,台湾一批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不满社会上出现的崇洋媚外的现象,开始掀起了“校园歌曲热”。到了80年代初,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渴望富有生活气息、易于学唱的流行歌曲。这时候,曲调简单、歌词朗朗上口的台湾校园歌曲传进了大陆。一时间,年轻人都在学唱《龙的传人》、《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台湾校园歌曲。这些歌不论是写景物,还是写爱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给人以美感,散发出纯朴的乡土气息,是台湾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主持人: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它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能这段时间应该是比较火暴的,而且在这个时代它培养了很多知名歌手,从校园走出来之后马上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然后他开始从事音乐创作。比如说这些歌手到现在,二位还能熟知,还能记忆起来的有多少?

  台湾歌手 高明骏:罗大佑、李宗盛,他们比较中后期的,像蔡琴是特别早的那批的。第一批的后来像王梦林都比较早一点。

  大陆音乐人 常宽:《电动玩具》是吧。

  台湾歌手 高明骏:后来像他那时候就是阿美阿美那些,他们算是比较早的,但是现在李宗盛跟罗大佑还算是在这个行业上面,其他大部分现在已经没有在这个行业上了。像吴楚楚他是第一批,他是在飞碟唱片创始人,他后来也是一直算是一个唱片公司的创始人。有一些还在这个行业上面,但是有一部分基本上没有了做幕后了。

  主持人:虽然当时的原创的一些歌手做了幕后,但是他的歌曲经久不衰。虽然现在流行音乐而且流行乐坛它可以说是平分秋色,比如说我是纯流行音乐的,或者我是摇滚乐的。或者我是其它各种门类的音乐,不过也会有校园民谣的一席之地,我们现在看到无论你新创作的还是唱老歌仍然可以看到,在一些经典老歌回顾的时候,就像我们刚才短片里看的,它唱响的时候大家一定会引起共鸣,一定会勾起你心底最纯真的冲动和感情?

  台湾歌手 高明骏:流行音乐它在每个时代都会有,当时校园民歌也是变成流行音乐在那个时代,都会留下一些印迹都会陪伴那个时代一部分人在成长。我觉得每一个人在听流行音乐的那个阶段是特别美好的一个阶段,只要是真实的一些好的歌曲,在后来都还会留下来的。那个时代的人他们还是会,现在我听到有一些我十几岁,二十岁听到音乐,还会勾起我那时候的回忆,我也会跟着哼唱。

  主持人:我们最开始也谈到台湾比较知名的音乐人李宗盛他说,“真诚的歌是比较难得的”,你像校园民谣就抒发一种很真诚的感觉,常宽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你在唱校园民谣的时候,你在唱或者听的时候你内心是什么感受,它会不会触发你创作的一种灵感?

  大陆音乐人 常宽:这是我接触流行音乐最早的基础,最早我们听的是邓丽君,突然听到跟我们过去女孩子唱歌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到了校园民谣的时代,第一次让我对创作有了兴趣,并且其实是在学着写台湾校园歌曲那种风格,开始创作我的第一首歌,我也应该说是内地第一代校园歌手。只不过那个时候媒体没有这个词,没有所谓中国的校园民谣这个词,在我唱了十年歌之后,到了大概1998年还是1997年才有所谓的中国校园民谣这个词。其实我们当时都是走出学校之后拿起吉他就出来唱歌了。但我觉得挺不同的是,今天我认为流行音乐对未来最有梦想,最健康的一类作品,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台湾校园民谣,跟内地的推崇的校园民谣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你印象当中的台湾校园民谣,你们说的校园民歌它的特点是什么?它的风格是什么?比如说你刚才说到区别,你认为最不同的是什么?

  大陆音乐人 常宽:我觉得就是他们对未来是有信心的,觉得美好的,觉得未来是甜的,而我们现在很多以校园民谣风格写歌的这些人,我觉得他们对大城市是恐惧的。

  主持人:你印象当中那类的歌曲你还能记起它们的名字吗?

  大陆音乐人 常宽:太多了,《伴着夕阳归去》,让我们看云去。

  主持人:太朝气了,特别健康的特别清新的一种感觉,看来对你们二位影响真深,到现在歌词还是一字不落?

  台湾歌手 高明骏:对,都记得,像《小草》,我觉得都是特别的那种有朝气。

  主持人:我觉得真是,如果说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小时候叔辈们,他们那时候可能对音乐的崇尚,我就听到他们唱,在下雨的时候都那么欢快,下雨了。

  大陆音乐人 常宽:就刚才提到的王梦林。

  主持人:我觉得下雨的时候心情都那么欢快。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歌曲都是很快节奏的,轻松的,活泼的。

  台湾歌手 高明骏:欢快的歌比较轻快,比较简单,非常好。

  主持人:比如说《外婆的澎湖湾》,晚风吹来,你一下能感觉到你站在海边,那个风吹着你,就是那样一种感觉。

  台湾歌手 高明骏:都是非常经典的这些歌。

  大陆音乐人 常宽:看来是不是听校园民谣的到我们这个年纪的还是那么快乐。

  主持人:台湾的校园民谣对于大陆的流行音乐影响非常大,常宽你一定会有这种亲身感受,你比如说我们看到别人说成方圆,她第一次拿着木吉在春节晚会上唱《童年》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歌真好听,而且唱得那么单纯就是那样一种感觉。

  大陆音乐人 常宽:其实我第一次看她唱童年是在首都体育馆的演出,你知道那个时候我只有15岁,我还在上初三,我居然铅笔盒里面有成方圆的一张拿着吉他的照片。都有这个过程。

  主持人:那时候校园民谣已经开始对大陆的这些喜欢音乐,爱听音乐的人,喜欢流行音乐的朋友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震撼。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过来之后,比如说常宽你们这样一批人在音乐创作上会有一些新的理念进来?

  大陆音乐人 常宽:对,其实台湾的校园民谣对我们来说是我们吸收欧美的音乐元素之后有了一个样板,比如说我们听英文歌,日本歌,最后反映到中文的流行音乐中,其实台湾的校园民谣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样板,我觉得香港的音乐始终在做明星,。我觉得台湾的音乐,从校园民谣开始我觉得有一个转型,是在创作。

  台湾歌手 高明骏:创作那个时候开始,校园民谣之后,其实算是一个新的突破。

  大陆音乐人 常宽: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去走出第一步。

  主持人:这是不是当时在大学校园里的影响非常大的?

  大陆音乐人 常宽:那是后来了,那个我们在学校里都以自己能唱台湾的校园民谣而博得女孩子的欢心。

  主持人:刚刚我们聊了很多当时台湾校园民谣歌曲,二位也是兴致勃勃的,今天既然常宽已经把吉他带来了,不如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回味当年的校园民谣。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歌词真的很棒,它显得很乐观的一种心态。

  台湾歌手 高明骏:多简单,多真诚。简单的东西现在其实非常难。简单真诚的东西特别特别难,而且现在特别越来越少这种东西。

  大陆音乐人 常宽:所以说可能我们如果以今天流行音乐的年龄段说,我们不年轻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能有今天的观众,今天12岁的小孩也能够成为我们的歌迷,有一点是我们是比这样一代歌手要获利的,当年我们听到的校园民谣,我们对生活是乐观的,我们永远可能不知道疲倦和什么是痛苦,痛苦可能在心里,但是我们出来的时候我们肯定把健康积极的一面献给观众。

  主持人:我觉得刚才二位唱的《如果》,如果大陆观众可能是,有时候年纪稍微轻一点这个旋律就记不住了,二位刚刚配合的非常好,不如我们今天在非常动听的《如果》的旋律当中结束我们的节目好不好?(编辑:陈曦 燕萌 摄像:雷昊 孔河)

责编:王京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