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流派艺术——吴小楼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8日 14:16)
吴小楼,生于杭州,10岁进余姚“双凤舞台”科班学艺,应工老生,1943年初进上海大来剧场,参加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雪声剧团”成立后为主要老生;1946年到尹桂芳领衔的“芳华剧团”为头肩老生,解放后是第一批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演员之一,后转入上海越剧院。
吴小楼戏路较广,除老生外,老旦、花脸乃至小丑都能演。最有影响的有拍摄成影片的《情探》中的张行简、《三看御妹》中的刘天化,另外还有《则天皇帝》中的上官仪,《天国风云》中的洪秀全,《窦娥冤》中的张驴儿、《追鱼》中的假包公等。
吴小楼的唱腔豪放雄伟,有“越剧金少山”之称。她较多吸收京剧老生的演唱方法,并借鉴歌曲上下贯通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为宽厚、宏亮,富有力度。唱腔中擅用长腔长板,气势豪壮;音调中常出现4、7二个偏音,不但使音乐色彩明朗,又促使唱腔中频繁出现调式交替,移调、转调,曲调变化丰富多彩。吴小楼演唱时讲究喷口音和气口的安排,注重声、情、曲的密切结合,使唱腔更富有男子的刚毅气魄。
吴小楼的传人有杨同时、许矞云、陈琴香、金红等。
责编:史冬莲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