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亮的时候,我们也结束了。他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留下疲惫的我收拾这一夜的残局……”
小Q在说这些的时候,面部表情相当复杂,对于他的这番有关一夜“情”的体会,我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心领神会”,说实话,他的描述真是相当生动!其实,在法治视界,有几个人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就在最近,我们的数个编导身上又发生了这样一言难尽的一夜“情”……
嗯~~~怎么突然觉得气氛有点儿不对劲呢?好像少了点儿什么……哦,对了,忘了交代背景:本文要说的一夜“情”,是特指发生在编导与技术身上的(开头那段经典表述就出自我们可爱的技术小Q),这种感情绝对纯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观众,绝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了这段背景交待,现在我就可以毫无“语沟”地表述法治视界纯洁的一夜“情”了:)
话说最近这期系列节目——职场维权,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给观众们呈献上我们的节目,几个编导连加了三个大夜,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任务,当然,也为本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时间:首日晚9:30—次日早6:30
地点:中联合成第五机房
人物:法治视界编导与合成机房技术
事情:几位编导按播出顺序轮流使用机房,在当前编导工作期间,其他编导自由活动,比如:王恺在铺着报纸的地上合衣而卧,小肃在走廊里专心研究自动贩卖机,等等。由于每个节目需要调整的内容不等,每个编导所用时间也不同,所以有的编导苦等一夜也未必能轮到机房使用权,不过,大家相互陪伴,这个夜才不会太难熬,同志间高尚的友谊此刻突显得淋漓尽致。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最辛苦的人——技术员。编导可以轮流,技术只有一个,每个编导的不同要求,技术都要满足,面对机器、面对黑夜、面对不断来袭的浓浓困意,难以想象我们的技术是如何熬过这漫长之夜的……天亮了,完成节目的编导扣紧带盒,心满意足地将播出带拿去政审,此时,面色苍白、两眼通红的技术仍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关好机器,写完工作日志,锁好门之后才能回家。
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到了本文的主旨~~一夜中的“情”。这一夜,怎一个情字了得,简单说来,这个“情”分为三种:
第一, 编导和技术间的理解之情。夜晚不可避免的疲倦里,编导和技术仍要保持清醒地进行沟通,这其中,编导可能表达不清想要的效果,技术可能一个翻板做好几次也没成功,此时此刻,理解和耐心就成了他们之间磨合的润滑剂,一夜下来,能够一直保持冷静,不容易啊!
第二, 编导之间的互助之情。几个编导共用一夜的机房,谁先谁后,谁用几个小时,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谁的节目最着急就紧着他先用;遇到半天不完活儿的情况时,后面的编导更多的是表示理解,谁不愿意早完活儿呢?大家都很困,男编导主动把椅子让给女编导,自己则席地而睡……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彼此间的感情在这个夜里得到了升华~~~
第三, 编导与节目的感情。对编导而言,每个节目都像自己的孩子,就算熬夜做出的节目,也不能因为疲倦而懈怠,节目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够忽略,让观众看到的,一定要是最好的。经过熬夜做出的节目,往往给编导留下更深刻的回忆。
说实话,这没事儿谁也不喜欢玩儿一夜情,累啊~~~但是,只要能换回观众的满意率和节目的收视率,这夜,值!
责编:西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