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看过“泰坦尼克号”,那场船难给观众的视觉冲击让看过影片的人记忆犹新。那么,今天我们要讲得发生在民国上海的江亚轮船难,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船难,那次海难约有3000余人死于非命,而至今也没有对这3000多条生命作出一个合理的交代。
筱磊:1948年12月的上海十六铺码头,异乎寻常地繁乱、噪杂。战争的谣言如蝗虫般四处蔓延。上海滩人心惶惶。众多宁波藉的上海人纷纷抢购船票,怀揣金银细软,涌向这里。筱磊:按照当时的交通部航政局规定,“江亚轮”额定的最大载容量为2250人。但是,1948年12月3日那天,从这里出发的江亚轮号出口报告单上却填了乘客2607人,这还只是一个欺上瞒下的数字。这个数字,既没有包括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混上船去的无票乘客1000余人,也没有包括水手、茶房的三亲四戚、大姑小舅。要是将这些人全都算上,那天船上的总人数高达4000以上,绝对超过正常客位数的3倍还多。就这样一艘满载着家人寄托的轮船从这儿出发了。
1948年12月3日下午4点30分, “江亚轮”开始了他的死亡之旅。屏幕上您看到这一位叫张翰庭,它是“金源利”号机帆船的船主。他的船比江亚轮小十几倍整日在上海与浙江之间的沿海运输柑橘。1948年12月3日下午,因为张翰庭在家里忙着招呼亲戚朋友,使得“金源利”晚开了大半个小时。正是这大半个小时,使得半梦半醒的张翰庭竟就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见证了世界第一海难。出发两个小时后的江亚轮一切正常,晚上六点过后,轮船驶出吴淞口,风浪渐大,船体随之晃荡起来。这艘江亚轮在当时是中国最豪华的客轮,原名“兴亚轮”,1933年在日本建造。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艘江亚轮由上海招商局接收,于1946年5月23日首次在上海至宁波线上航行。在那个年代,从上海跑宁波的船很少,除了“江亚轮”,还有一艘于他对开的“江静轮”到了18点45分,有幸乘坐这艘豪华的客轮得人们并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正向他们靠近。晃晃悠悠的“江亚轮”正渐渐接近一个时空的死亡交叉点,当驶近横沙西南的里铜沙,也就是临近长江口时,江亚轮这艘近4000吨的豪华巨轮突然间爆炸了。船体后部首先爆炸,船尾迅速下沉,船舱也很快进水。
四、五等舱的旅客首先遭受灭顶之灾。而当时最不幸的是,因为登船时逃票的人很多,查票刚刚开始,因此,铁门都是被拦住的,从查票到出事时间间隔很短。然而就在这混乱之际,只听到有人在喊“船沉了、爆炸了”,混乱中,船上竟然无人去解开救生艇的缆绳,于是很多人纷纷往海里跳,寒冬腊月,跳进海里的人来不及挣扎便被海水吞没,无影无踪。就在江亚轮出发几分钟前,张翰庭的金源利号也从十六铺金利源码头启航了.此时,金源利号看见了前方出事的江亚论,船上的人正在为如何营救而犹豫不决。
因为江亚轮比金源利号大十几倍,而当时风浪又很大。而在这个时候尽管周围有一些其他船只顾虑重重而不敢靠近,张翰庭还是决定立即将金源利靠上江亚轮。与“金源利”一起去救“江亚轮”的还有刚从花鸟岛渔场返航的中国渔业公司渔轮华孚一号和华孚二号。为了救人,“金源利”将船上的空筐全部扔进海里,而这两艘渔轮扔掉的可是整舱整舱的小黄鱼,这时候与江亚轮对开的江静轮也担起了救援的重任。在这个人命关天的时刻,他们似乎也不会考虑那么多了。 “金源利”轮也救起435人,还有与“江亚轮”对开的“江静轮”也救起266人。
然而,因为失事地点恰为浅滩,汹涌的海水大量涌入,使得整艘轮船只剩烟囱、桅杆、以及船舷两侧的救生艇露出水面。据后来生还者回忆,金源利好当时不管你有没有钱,是几等舱的船客,先就起来再说,也不趁火打劫。就这样,救援还在不断进行,可是小小的“金源利”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危机正在船头蔓延,甲板上人越来越多,系在江亚轮上的缆绳一味地将金源利往下拖。而还没有能逃上金源利的人,还在不断向前涌,两艘轮船此时都面临着沉没的危险。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金源利上的大副做出决定,两艘船不能同归于尽,于是把连着两船的缆绳砍断了,面对声声惨叫,全体船员也无能为力。“金源利”将它救起的400多人,原路送回了上海,此时已是次日清晨。
1948年12月5日下午17时,十六铺码头人山人海,刚刚与亲人送别的人们却在等待他们所熟悉的身影归来。然而,当年登上江亚轮的人们风风光光的载着亲人们的期盼出发,两天以后人他们又重新乘船回到了同一地点。然而,去的时候,他们满心欢喜得挤在这艘中国最豪华客轮的船舱里;回来的时候,一个个魂飞魄散,一脸惨白,成了僵硬的死尸,全都横着躺在招商局铁驳船的甲板上。
等到的人悲喜交加,没有等到的人哭着坐在了地上。1948年12月6日,距离江亚轮船难已经三天,这是我们找到的打捞江亚轮的珍贵资料片断,90多名潜水员和十几艘船只前往失事地点进行打捞,罹难者的尸体大多数已不知所踪,仅捞起尸体1336具,场面惨不忍睹。江亚轮失事的消息震动了上海和江浙,《申报》连续11天刊载消息报道此事。长江口很快被千余罹难者的阴魂所纠缠,也被罹难者家属的泪水所湮没。由于罹难者大都为宁波人,宁波旅沪同乡会旋即成立“江亚轮惨案善后委员会”。据他们当时的统计,罹难者多达3千以上,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泰坦尼克号海难。单单从众多遇难者尸体的照片来看,就可以想见海难之惨烈。虽然有金源利号救起了4百多人,但相比遇难的泱泱3000多人,实在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为了平复民众和遇难者家属的强烈不满和社会上的种种议论,调查轮船爆炸失事的原因,成了当务之急。1948年12月7日,招商局特邀中国渔轮公司等14位专家乘船前往江亚轮失事的海域调查。就在次年2月的官方调查报告中,锅炉室完好无损,船体破裂的钢板全部向外弯曲等现象将锅炉爆炸、轮船触礁、触雷等说法一一排除,就这样,众多猜测被打破,江亚轮船难不了了之。一桩震惊世界的惨案久悬未决,3000多罹难的冤魂无处伸冤,谁将为这次船难承担责任始终不能明断,最终不了了之。直到解放以后,原招商局经理胡时渊,于多年沉默之后,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1948年12月,国民党上海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飞往海州执行任务后,在吴淞口外上空,机上悬挂的一枚重磅炸弹脱钩坠海。
江亚轮此时恰好驶经这片水域,炸弹坠入客轮右舷水中,被行驶中的客轮产生的引力吸向船体爆炸。事发后,国民党当局将此视为绝密,严加封锁。然而,这只是胡时渊的单面之词,究竟是什么原因将这艘豪华客轮炸为灰烬,至今无人知晓。宁波同乡会和江亚轮的所有者上海轮船招商局,都在事后对在这次海难中做出贡献的张翰庭召开表彰会,而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也因为张翰庭的英勇行为,特别授予他荣誉市民的称号。筱磊:我们找到了为了纪念江亚轮海难而建造的公墓,1956年,上海市政府为清浚航道,决定打捞江亚轮。打捞工程历时160余天,终于使沉埋江底的江亚轮重见天日。
打捞过程中,工作人员仔细搜寻罹难人员的遗骸和财物,将这些残骨和金条、项链、戒指等,一一清理出水面,登记造册。后来,市政府用那些无人认领的金银首饰,在这里修建了这座公墓,用以安葬那些已无法分辨身份的死难者的遗骨。一艘轮船的失事可以永远也难找到它的确切缘由,这起世界第一海难及其死难者或幸存者的故事却不能也不会被人遗忘。筱磊: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里有一件珍贵藏品,它就是“江亚轮”的木制舵轮。今天距离江亚轮海难的发生,已经整整过去近五十年的时间,在江亚轮海难差不多都快要被人遗忘殆尽的时候,木质舵轮的出现,似乎是要让人们再次唤醒记忆,关注这起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海难事故。
责编:王姗姗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