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湖??白堤问古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7日 13:04 来源:CCTV.com

  杭州因水而美,历史上也常常因水而患。有意思的是,这里最著名的治水者,却是两位大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杭州若无白与苏,风光一半减西湖”,说的就是西湖上,因他们而闻名的白堤和苏堤。


  来到杭州,西湖上的白堤自是铁定要去。但若没有老杭州人的指点,游客们多以为,现在的白堤就是当年白居易所筑。其实,此堤非彼堤,这是一桩千年的冤假错案。

  公元822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来到杭州任刺史。当时的西湖被称作钱塘湖,也叫上湖。这是因为,它的北部还连接着一个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但那时的西湖年久不治,淤泥堵塞成患。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清挖了西湖的淤泥,在上下湖的连接处修筑了一条拦湖大堤。并在此处设圣塘闸。闸门每日定时开启和关闭。使湖水循环往复,也让下游的农田得以灌溉。而白居易的这一举措,使西湖的性质从此改变,它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泊。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这是白居易在离任时送给杭州百姓的一句话。而杭州人更是报以桃李,他们在白居易所筑长堤随岁月消失后,将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的白沙堤改名为白堤。它就是我们熟知的东起“断桥残雪”,西止“平湖秋月”,长达1公里的今日白堤。宋代,白堤又叫孤山路,因为它通向皇家的御花园孤山。明朝时,太监孙隆对白堤进行整修,当时也曾称作孙堤。但人名不如景艳,因为堤上春色绚烂,人们更喜欢称它“十锦塘”。轻缓舒展的长堤如一把凌厉的快刀,把西湖切割成外湖和里湖,又似一条绿色的锦带,连起孤山和北山,山和水的巧妙剪裁,为西湖披上了美丽的衣裳。


  白堤一直在变,变换着地点,变换着名字。只有这些老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这是当年康熙、乾隆两帝多次巡游西湖以后,西湖主要干道的“标准官道”式样。它中间铺青石板、两侧砌石块,岸旁垂柳依依。如今,这种路面的通道,只有在某些冷僻的山林深处才能找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居易刚到杭州时看到的白堤。虽然现在的白堤不是白公所为,但西湖却因此情意绵绵了千余年。

责编:李菁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