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炸酱面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6日 15:07
说起炸酱面,那可是咱北京人的当家饭!讲究的是:小碗干炸酱配小把儿抻面,外加八样面码,还有老醋、大蒜瓣、辣椒油。
在这儿咱们首先说说“小碗干炸酱”。这炸酱,一锅只能是一小碗,否则口味不浓,酱也不香。
炸酱必须选上好黑酱宽油炝锅,用猪的硬肋五花肉切丁煸熟再下酱入锅,用小火把酱炸透,炸出肉和酱的香味来,并且把酱炸成蜂窝状,要顺着蜂窝往外咕嘟油才成;然后放入葱花翻锅出勺盛在碗里。
炸出来的酱红褐闪亮,间以白绿相间的葱花,特别是在酱的上面还浮有厚厚一层呈晶黄色的肥油,令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面条应是抻面,其方法是用温水和面,并加入少许细盐(注解:加盐是为了使面筋道不糟);和好以后用湿屉布盖好醒一会儿。两个小时以后,在案板上洒上白(bu)面,然后再把和好的面团儿放在洒有白面的案板上,先用手把面馏出来,再用擀面杖将面擀成一张长圆形的薄面饼,再用刀在面饼上切出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并且每切一根面条都要用手向外搓一下,使每一根面条都成麻花儿状;最后再将切好的面条洒上白面(注解:为的是使其不沾)顺其形状卷起,双手各拿起一头在案板上连摔带抻,搭扣反复几次,好了以后用刀切去两头,将这抻得的一把儿面下到开水锅里煮熟出锅盛到碗里。
在过去曾有文人为这抻面写过一首京门竹枝词:擀出面来一大片,切出面来一条线;下到锅里团团转,捞在碗里莲花瓣。
面煮好了、酱炸得了,这还不算完!还得配上八样面码儿才行。
这里面要有:黄瓜丝、小萝卜丝、青蒜末、香椿末、水萝卜丝、焯熟的豆芽菜、焯熟的青豆嘴儿、焯熟的白菜丝、外加又甜又脆的卫青儿萝卜条儿。也可用焯熟了的豆角丝、莴笋丝、芹菜丁儿代替那些由于季节的关系上不了市的时令鲜菜。
至于大蒜瓣儿和老陈醋、辣椒油则根据个人爱好纯属白饶。不过一定注意,吃炸酱面必须要吃“锅挑儿”,千万别吃“过水儿面”。这才叫正宗呢!
除此以外,在北京还有几种炸酱面,一种是不吃肉的人,用鸡蛋炸的酱;另一种是清真回回用牛羊肉做的自家吃的清真炸酱;除此以外,还有北京的寺庙里,厨僧用三菇六耳炸的酱都非常的好吃,真可以说是各有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