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内容

北京-皇城根下话美食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24日 16:12


  嘉宾:孟繁贵 相声演员

  嘉宾:刘一达 京味儿作家

  北京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幽燕重镇,金开中都,元建大都,明迁北京,清定京师。改朝换代,沧桑兴衰。北京城演开了拉洋片。皇亲国戚,王公贵胄,鼎食钟鸣,进贡采购,天下美味尽收眼底。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宴席。于是,北京城又像走马灯似的,一拨人演罢另一拨登台。民间美味几经精工细作,成了皇家御膳。宫廷食谱辗转相传,也会流落民间。有人考证,北京的肉饼、八宝莲子粥,即从元朝宫廷“肉饼儿”、“莲子粥”演化而来,在元代的《饮膳正要》中可见端倪。现在看来,天子脚下的北京人有口头福儿,好像沾了皇上的光。北京乡土美食的一大特点,就是宫廷御膳和平民饭食的融合。

  现在的北京是移民城市,因各地风味渗透,本地淡化。北京城不排外,八方宾客,相逢一处那是有缘,南北菜肴,汇成京味可算一景。北京的乡土美食,大度包容各地百味,兼收并蓄各族神韵。老北京作为几代帝王之都,自然吃的精细,五湖四海的名厨汇聚于此,八大菜系无不争相在京亮相,也互相渗透,形成一种京味儿菜,这东西南北中的大融会,也许可以称作“北京菜”。走进专做北京菜的餐厅,就一定能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青衣小帽,木窗木门,京腔京韵,一壶老酒,一本泛黄的帐簿,处处都是皇城特有的味道——种看似平和实为霸气的东西。

  北京食客可分三种阶层,皇家,士大夫阶层,平民,可是不管哪个阶层让那个,北京下馆子讲得是派头,富人有派头,穷人也有派头,各不相同,但都讲究,甚至饭店的服务人员都有一股足足的底气“穷人乐”里的上品。就算是制作羊杂碎还讲究“三料”、“三汤”、“三味”。

  在北京,可以说是人如其食了,人如其城了,真是很有意思。要认识北京,离不开北京的吃,要理解北京的吃,也必须走进北京城的每一间大殿,每一条胡同。聊了这么多“吃的艺术”,学会了怎么“艺术的吃”,甭管您是吃口味,吃环境,还是吃情趣,吃主题,吃文化,还得悠着点儿,注意平衡膳食营养。

(编辑:吴晓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