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内容

洛阳—东都美食探奇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7日 15:56


  嘉宾:程琳 洛阳人,中国第一代流行歌手,二胡演奏家

  赵珩 文化史学者 “燕山出版社”总编

  去洛阳,赏牡丹,尝水席,别有一番滋味。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衰。在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召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 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称官场席。  

  洛阳水席,有24件组成,简称“三八席”。先上6个冷盘下酒,冷盘为4荤4素。继上16个热菜,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 水。洛阳水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二是有汤有水,北方南方均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况而定,但其中的第一道菜是洛阳燕菜。

  此菜味美鲜香,是河南的一道名肴提起这道菜的来历,还有一段趣谈。据说,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武则天时期,洛阳东关的一个农民,种出了一棵特别大的萝卜。人们视之如神物,不敢私自食用,就把它献到了皇宫。皇宫里的御厨用这个大萝卜和一些山珍海味精心烹制了一道菜,呈给女皇武则天。形美色艳,味道鲜香,尤如燕窝。女皇食后,称赞连声,赐名为“假燕菜”。因为女皇十分欣赏此菜,王公贵族也纷纷在大宴上烹制“假燕菜”。

  后来,“假燕菜”的作法传到了民间,人们用萝卜、肉丝、鸡蛋、香菜等原料来烹制“假燕菜”。由于劳动人民不断改进烹制方法,使民间的“假燕菜”越做越美。其味道酸辣鲜香,别具一格,成了洛阳地区的一道名菜。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它为“洛阳燕菜”。

  此菜虽名高味美,但制作并不复杂。作时,先把萝卜切成约一寸半的细丝,用冷水浸泡后,再用细绿豆粉拌匀,上笼蒸五分钟后,晾凉入温水泡开,捞出后洒上盐水,再蒸透即可。食时,配上鸡肉丝、猪肉丝、海米、蹄筋丝、玉兰丝、鱿鱼丝、海参丝和紫菜丝,用高汤烹制,再放点香菜、韭黄。其味道极其鲜美,汤清利口,营养丰富。

(编辑:吴晓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