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阅读改变人生

《阅读改变人生》之梁晓声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6日 17:07

  书约梁晓声

  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是梁晓声文学创作的源泉。

  从黑土地上走来的梁晓声,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小说也大多是描绘中国北方的。从写知青生活开始,到勾画自己的父母,关注妇女,关注社会改革进程中普通人的命运,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在梁晓声的作品中。下岗工人的境遇、抗洪救灾、民主选举,梁晓声用文学形式表达着几乎所有进入其视野的现象。

  面对现实世界的白云苍狗,梁晓声承认自己的心情会发生变化,也时常困惑、迷惘,但他说:“我不会远离现实。”

  梁晓声读书语录

  读书,实在是一种幸福。

  枕旁无书,我便睡不着。外出远足,什么都可能忘带,但书是不会忘带的。

  文章选读

  读书的回忆

  梁晓声

  中学时代是我真正开始接受文学作品熏陶的时代。在小学五六年级,我已读过许多长篇小说,我开始知道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外国伟大作家的名字,并开始喜爱上了他们的作品。在我的同学中,不分男女同学,大多数都开始喜欢读长篇小说了,古今中外,凡是能弄到手的都读。一个同学借到一本或者买到一本好小说,首先会在几个亲密的同学之间传看,传看的圈子往往无法限制,有时几乎扩大到全班。

  青年永远是文学最真挚的朋友,中学时代正是人的崭新的青年时代,他们通过拥抱文学拥抱生活,是最容易被文学作品感动的最广大的读者群。与我的中学时代相比,现在的中学生似乎太被学业所压迫了,我的中学时代是苦于无书可读,买书是买不起的,尽管那时书价比现在便宜得多,几个同学凑了七八分钱,到小人书铺去看小人书,就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往事了。

  现在的中学生们,可看得太多了,却又陷入了选择的迷惘,并且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时间,生活也真是太苛刻了。我挺怜悯现在的中学生,我很同情现在的中学生朋友。

(编辑:刘曼毅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