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阅读改变人生

《阅读改变人生》之茅于轼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6日 17:02

  书约茅于轼

  著作等身,是许多学者引以为豪的,但不是学者惟一的标志。学者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科学精神,在于他的求实态度,在于他的独立思考。

  被称为“中国经济学家第一人”的茅于轼,平生的第一个职业是火车司机,第一部学术专著是《蒸汽机车操纵和焚火》。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参与了两个项目的论证与评估工作:一个是青藏铁路线的立项论证;另一个是淘汰蒸汽机机车,改用内燃机机车。在项目论证过程中,他意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意识到经济学是要研究在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求得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而他深厚的数学修养更使他一下子领悟到,经济学的本质在数学上就是数学规划问题。非常巧合的是,就在这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线性规划的创始人康托罗维奇等人。茅于轼在当年闭塞的学术环境里,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经济研究的世界前沿问题。在此后的几年里,他潜心构造自己的经济学世界,《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相继问世。

  此后,茅于轼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写出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谁妨碍我们致富》等著作。近年来他写的大多是几千字一篇的经济随笔,从细微处入手,深刻地探究、揭示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非常重大的问题。

  最大的读书心得:

  虽然是平凡的道理,也要反复思考才能真正掌握。但一旦掌握,一辈子受益无穷。无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真正掌握了,自己变成一个懂事理的人。世上的人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至少是初中毕业的,但懂事理的人却并不多。当今最缺是社会科学的知识。不是科学,而是迷信在主宰着我们。

(编辑:刘曼毅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