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限量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4日 16:04
巴 丹(向幼姝)
读书应该有量,同时又不限量。
在青少年时期,什么样的阅读量与阅读范围是合适的呢?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增加了阅读和推荐书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课标”对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与调整,将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高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
我们认为,“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和范围的界定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你喜欢读书,就不要给自己限量。
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从理想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心灵升华的过程,无论如何,都是多多益善。
一些家长不鼓励孩子多读书,认为高考是第一位的。这种想法很偏面。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考上大学又有何用?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知识之源岂不断流?所以,书要多读,风物长宜放眼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