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阅读革命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4日 15:59
巴 丹(向幼姝)
网络,是一种新的阅读介质。读书好还是读e-book好?这个命题让人们犯难。卢梅坡雪梅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说是也。介质的不同,也是各有千秋,并没有绝对的优劣。
实际上,正是介质的发展使阅读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革命。
现在,人们仍然对纸介媒体保留着敬畏。这可以追溯到蔡伦发明纸张以后的全部阅读史。在以纸介为载体的阅读文化中,人们常常会沉浸在对传统的缅怀之中。会像冰心一样怀念小桔灯,怀念书桌前的炭火,红袖添香,研墨洗笔,再古一些的人呢?他们一定怀念厚重的竹简,沉重的铜铁,柔软的帛,甚至是石碑,甲骨,热爱上面镌刻的那些永垂不朽的字。
实质上,新媒体所赖以建立的阅读基础,根本上与书籍并没有差别,它在解读方式上以自己的特点发展了巨大的空间。
网络的特点在于它的“互动阅读”的阅读方式。从目前的情况看,互动阅读与传统的读纸介书籍的“控制阅读”之间并非一种替代的关系,反而有互补的作用。
书籍是经过编辑和梳理的成品,而网络需要个人的编辑和选择;书籍是经过烹饪的熟食,后者是原生态的生食。两者各有不同的功能,也不能互相替代。但随着传播方式和手段的迁演,人们的媒体接触程度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网络方式是人们媒体接触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
网络阅读开始了阅读方式的一场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我们看到了网络媒体虽然不能取代其他媒体,但它有着明显的先进性。
网络是无极的,它的巨大的包容性,使信息无限流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的需求。现在用搜索引擎查资料,你可以瞬间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么说吧,就算是大海捞针,只要这一根针在,你就能捞到。这就是网络。在网上我们可以如天马行空,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
这是时代的,高效的阅读方式。你必须知道,如果你还仅仅迷信纸书,将来,纸贵如锦。在纸媒体为主流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依然怀念纸书。而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将在电脑前长大,不必再触摸质感的纸张,同样可以触及写者的灵魂。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方便快捷地从网络获得信息。读者群体的年轻化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不仅仅是寻求精神上的皈依和认同,而越来越重视阅读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愉悦感觉。网络所提供的,正是全方位的、个性化的、立体的阅读。
有人认为,书是精英文化,电子文化是大众文化。这种看法是有偏颇的。文化的层面不同,并不取决于媒体介质的差异。纸介质并不比电子介质更高贵。介质所承载的文化品质与介质本身无关。所以,无论书籍也好,广播电视也好,网络也好,本身只有传播特点的不同,并没有高低雅俗之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可以任选介质为其传播载体。
说得再透彻一点儿:介质本身有差异,但阅读的本质是一样的。大胆地上网吧,读e-book吧,你将站在时代的阅读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