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书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6日 16:38
巴 丹(向幼姝)
书在床头,随手可及,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倚靠在床头,读一会儿书,哪怕是信手翻几页,日积月累,都会有不少收获。其实,我工作以来,基本上都是这样读书的。无论白天是怎样的忙碌,焦虑,激情,书都会让心灵安静下来。
因为研修班的课程要考试,从学校抱了一大堆书回家,有十几本。想想要在一个原本没有基础的人文学科架构知识和思想体系,就禁不住有些畏难。把书放在床上,近距离地接触,首先便有一种安慰的作用。书还没有读,先预热,偶也拿起一本翻翻,把畏惧的心理排除。倾听朱光潜《谈美》,再读李泽厚《美学四讲》。白天听叶朗先生的美学原理课,晚上再翻翻他的著作。
把书放在床上好处多多。
好处之一,零距离与书接触,使读书的机会大大增加,读书的时间也会不知不觉加长。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所以,和书一定要亲密接触。书放在书架,常常会束之高阁,难有阅读的冲动。而枕边有书,就与书零距离,会情不自禁地拿来翻看。所以,新买来的书,我从来都是先放到床上,待看过之后再上架。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有“寂寂寥寥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诗句,想必卢老先生一定是得床上读书之妙趣了。
我小时候,妈妈的床总是十分整洁,一尘不染,从不许我们子女放杂物。但惟书可以放在床上。她的枕边永远有书,而睡前读书,是她的必修课。读完书,她常把书放在枕下,我那时总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心想,如果把书放在枕下,一觉醒来,书的内容就自动输入大脑,那该多好。我甚至梦到自己在睡觉的时候快速地读书。在睡觉时能把书读进大脑是我童年最大的幻想。
不过,我自己上床读书,床上放书,是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那时候的大学生宿舍是上下铺,我睡上铺。上下一趟床,是件颇不容易的事,那老式的木制床吱吱扭扭地响不说,还得穿鞋脱鞋,所以,书必上床。于是,在脚一头的床架上搭一块木板,一个简易的书架便诞生了。每每从教室回到宿舍,所有科目的书都扔到床上,看累了就塞到枕下睡觉。
好处之二,如果失眠,书就是最好的安眠药了。我失眠的时候曾试过,疗效相当不错。如果读了书还睡不着,你会想到,今夜挑灯读书,收获颇多,也是极大的心理安慰。当然,一沾枕头就着,一看书就失眠的不在此列。
好处之三,古人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如此,可以心安理得地赖在床上,轻松读书。一定不要为读书而悬梁刺股,读书也要适性,万勿为读书而伤身。
当然,在床上读书一定要注意照度和姿势,我是倚靠床头的半坐半仰式,所以不会影响视力。
床上书一定不是一本,而是一堆。我喜欢看杂书,杂看书,把各种书拿来穿插读。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兴趣,免得某一本书读不下去,坏了读书的兴致。
你的床头枕边有书么?有书,你就不孤独,有书,你就不失眠。
每天早晨醒来,知道晚上有书要读,就会早一些回家。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写于2003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