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元旦特别节目――道德记忆》(三)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1日 10:33 来源:CCTV.com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道德观察》特别节目。今天是第三集,也是最后一集了。前天我们讲了四个关于责任缺失和修复的故事,昨天我们讲了四个责任超越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谈谈爱心管理。这个话题是怎么来的呢?在采访当中,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在我们节目的播出后呢,又很多观众表示愿意帮助其他人。就在帮助和被帮助之间,新的故事发生了。

  很多好心的观众,在看到了一些报道之后,会主动的捐款捐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般来说他们会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把现金直接汇给当事人,之后他们就不再追问这些善款的下落了。现在这个传统的捐款方式受到了质疑,我们作为捐款人是否应该或者是否有权监督这笔善款的使用呢?

  VCR《骗来的妈妈》

  解说:河南省商丘市有个50多岁的好心人陈雪冬,平时啊她在街上遇到了流浪的小猫小狗都得捡回家养着。她的工作呢是保险推销员,有一天有个客户,约她到一个地方谈业务,等她到了地方没看见人,刚想走, 忽然被一个小孩抱住了腿,还直叫妈妈。这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名叫小雨。当时她还太小,是谁叫她这么做的,她又是谁家的孩子,这些关键问题她一概都没法回答。对于陈雪冬来说,从天而降的女儿无疑是给本不富裕的她增添了新的负担。但她又实在不忍心丢下这个孩子,回到家 ,陈雪冬才发现小孩的身上有大面积被硫酸烧得惨不忍睹的伤。她明白了,所谓的谈业务无非是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对方是想让她来养活这个孩子。

  一个可怜的伤残孩子,被人以一种不光彩的手法送到了陈雪冬的身边。好心的陈雪冬并没有讨厌遗弃这个孩子,相反,她把这个小可怜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养活。

  陈雪冬:在我有生之年,我没给小雨看好,我有能力去给小雨做去,我没有去做,那我死都不会瞑目。

  解说:小雨十分依赖陈雪冬。为了能留在妈妈家,两岁多的小女孩居然会主动洗碗,自己罚站,把自己跟小狗比,说妈妈你别把我扔了,我比小狗强,我会干活。乖巧懂事的小雨不仅赢得了陈雪冬一家人的疼爱,也逐渐打消了陈雪冬要为小雨找个更好的人家收养的念头,小雨的伤必须及早治疗,否则就会留下终身残疾。但治疗这么大面积的烧伤需要一大笔费用,陈雪冬开始背着小雨四处求医问药。为了攒钱,她竟让大儿子黄磊卖掉了刚买的房子,连儿媳妇刚怀上的孩子也不敢要了。

  但即便是这样,陈雪冬还是没有凑够医疗费。就在陈雪冬为治疗小雨身上的伤倾家荡产之时,陈雪冬一家人对小雨的真情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人们纷纷献出爱心。在大家的帮助下,给小雨治病的困难正在一点点减小,陈雪冬也通过合法程序正式收养了女儿小雨。

  解说:通过媒体,大伙知道了陈雪冬和小雨的难处。好心人纷纷解囊相助,这些捐款呢有些就直接汇入了陈雪冬的个人账户了,还有些呢汇入了陈雪冬的单位账户。其中最大的一笔捐款来自陈雪冬所在的保险公司,公司公布的捐款结果是七十多万。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小雨看病所需要的二三十万了,那剩下的钱该怎么处理呢?陈雪冬并没有据为己有她仍然靠着自己的工资,在养活着小雨。那些钱呢就只能放在保险公司的帐户上了。陈雪冬希望能用这笔钱,继续帮助那些无力医治疾病的人,但是这个钱它毕竟不是她的,她认为自己还没有这个权利去动这笔钱。那要不是她,其他人就更不能动了,多出来的善款成了一笔不能流动的资金。

  VCR《自愿放弃生命之后》

  2005年6月18号在成都,年仅八岁的白血病女孩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父亲佘仕友,在病历上为自己签下了生死协议:我佘艳自愿放弃治疗。

  佘艳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是佘仕友把她抚养长大。家境的贫寒,使得佘艳从小就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当佘艳知道自己的病是绝症时,她选择了放弃治疗。这意味着,这个岁的孩子放弃了最后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因为他们太穷了。

  佘仕友的姐姐:我说我们写不来字,都是我们娃娃,我们这个侄女写的。写着我佘燕自愿放弃治疗。

  解说:八岁女孩自己安排后事的消息经过成都晚报以及网易救助频道的转载,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成都市儿童医院在第一时间安排佘艳入院接受治疗,根据反馈情况,成都晚报估计会有大笔数目的爱心捐款到账。为了避免纠纷,佘仕友在成都晚报的监督下,与成都市红十字会及成都市儿童医院签署了专款专用的协议书。协议签署后三天,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和成都市红十字会专项账号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寄给佘艳的大量的汇款单。佘艳住院一周后,收到的捐款超过了42万元。管好用好这笔爱心款,成了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的重要责任。

  住院后,佘艳迅速接受化疗。每天来看望她的人都络绎不绝。随着杀伤力极强的化疗药物进入佘艳的身体,佘艳的免疫力也在逐渐丧失。正当所有人关心着佘艳,为她每一天的生命捏把汗的时候,佘艳终于不堪身体的重负,倒下了。

  临终前,小佘艳写下了六个字:我来过我很乖。这个乖啊,在四川话里边有乖巧的意思,也有可爱的含义。可爱的孩子终究还是离开了,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问题。两个月里,一共收到了捐款有七十多万,除去治疗,丧葬,以及遵照佘艳遗愿留给了佘仕友的两万块钱,那还剩下五十多万。如何妥善的处理剩余的款项成为监管机构最头疼的问题。

  成都晚报,网易救助频道分别公布了一条征求捐助意愿的文章,希望捐助者凭捐赠底单向红十字会提出关于款项用途的明确意见。这条消息在网站上放置了十六天,不少人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想法。最终,成都市红十字会以及成都市儿童医院在成都晚报的监督下,根据协议决定把最终剩余的五十多万元善款全部用来救治其他的七名白血病孩子。目前,转捐善款已全部到帐。这是佘艳送给七位小病友的礼物。礼物的名字叫生命。

  (主持人):但愿这七个孩子的命运能因此而改变。我们祝福这些可爱坚强的孩子们,同时我们也要向我们的同行成都晚报致敬,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的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又是媒体来张罗所有的事啊,如果成都晚报不承担这些事儿,那么又该由哪个部门出来承担呢?如果有人质疑,媒体监督善款的合法性,那么又有哪些法律来明确谁有权管理,按什么程序和规则来管理呢?

  VCR《卖身救母》

  9月15号,西南大学文学院大三女生陈易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在天涯社区重庆版发布了“希望好心人可以救救我妈妈,我愿付出一切代价”的帖子,为患肝病的母亲呼吁。帖子称母亲因肝病生命垂危,陈易卖掉家里的住房筹作手术费,让妈妈接受肝移植手术。可术后恢复不理想,专家认为应该做二次肝移植术,需要几十万元的手术费。陈易在信结尾处写着:我多么希望有好心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这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为挽救病危母亲的生命而发自心底的呼声。

  帖子发出后,陈易的个人账号很快收到了各地网友超过10万元的捐款。但随后声讨她借此骗钱的帖子也不断出现。

  据陈易的同学举报说,这个陈易啊,她穿着几百块钱一双的运动鞋,还花七百块钱做了时髦的发型,她是在利用大家的同情心骗取钱财供自己挥霍。

  尽管陈易和其亲友作出了解释,但网上质疑的人越来越多。不堪网络舆论压力的陈易,在网上发出“不堪重负殷切希望有关人员前来调查”的帖子。希望网友前来调查已经获得的十余万元捐款的明细。于是 网名为八分斋的网友,与另外两个网友专程赶赴重庆,展开了为期10天的实地调查。他们走访了陈易的同学,亲戚,朋友,老师,也采访了陈易母女俩,最后,因为八分斋认为陈易有意隐瞒其中七千多元的捐款,两人发生了争执。

  八分斋:我们上次问的时候,你说你只收到两千二。

  陈易:恩。

  八分斋:但是你今天又跟我说是一万左右。

  陈易:是七千多加上后来的两千多,我是因为分两次取得嘛。因为你没有问我之前的,我是分两次取的。

  八分斋:我就觉得你说谎而且隐瞒。

  陈易:我并没有隐瞒。我只是,真的,之前你刚刚来之前,我真的无法相信您。因为我受了很多的伤害,我妈以前跟我说,我就怕受伤害。我妈特别想保护我,我也特别想保护我妈。

  解说:陈易面对不明真相的网友和同学的指责,她感到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她百口莫辩,甚至想以死来证明自己的人格。

  10月19号,八分斋返回深圳,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卖身救母事件调查实况发在天涯社区网上,当天该报告被置顶跟帖两千多条。随后,多家媒体记者赶到陈易母女的老家泸州,对陈母工作单位泸州检察院等做了深入采访,最终得出陈易所写情况基本属实的结论。就在八分斋离开重庆的第二天,陈易母亲决定提前做手术。10月22号,陈易母亲因手术失败去世了。由于善款还没有用完,网友特别关心这些余款的处理。网上又出现了各种猜测,陈易再次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主持人):我手上就是陈易写的一封公开信。这个信的标题叫泣血叩谢。她在信中对善款的来源使用和去向作出了说明。她说,母亲在西南医院肝胆外科手术费四万两千七百零七块零六分,余款是七万一千八百四十二块九毛四。已根据相关组织的建议,委托法律工作人员经考察和调查,于11月4日捐赠给了政府认可的正规合法的慈善机构。是重庆市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会217位好心人的爱心和义举将在这里继续传递。以上所有帐目明细清单已由我的学校西南大学相关党组织监督管理。并出具了收据。同时,详细数字也可通过西南医院,重庆市邮政,工行,中行等单位一一进行核对。

  现在一场捐款调查案可以结束了,但是这个话题并没有结束。如果陈易并没有把剩下的钱捐出去,会怎么样呢?她有没有权力自行处理这笔钱呢?还有,即便是她把钱主动的给捐出去了,但也许她仍然会违背一些捐款人的意志,没准人家就是希望陈易自己留着或者他们觉得既然用不上了,那就应该退还。又或者他们希望能捐到其他的部门而不一定就是那个白血病儿童的救助基金会。所以卖身救母的故事开始让我们思考:爱心需要管理吗?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捐助处韩处长:第一种方式呢,也就是说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公益的组织 基金会,慈善会公开站出来向社会承诺:我设立帐号,然后大家可以通过我这样的一个帐号,也就是通过一个项目来支持要受助的人。如果这个钱少的话,我继续捐赠。如果钱够了的话,或者多出来了的话,我会用于同样的 类似的这种受赠的对象。那么,还有一个途径呢。就是在我们的民法的赠与法的条例当中呢,增加条款。也就是说,对于像这种群体化的,但是又是个人对个人的捐赠,那么受赠方呢应该呢守承诺。也就是说,当你需要这个钱的时候,你按照指定的用途去用。但是当你这个钱已经不需要了,或者出现了什么其他的情况,你要按照这个群体性的捐赠人的意愿,去处理这份捐赠的财产。也就是说要把它转送给公益机构。

  (主持人):21世纪什么最宝贵?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财富,我们《道德观察》的答案是:爱心。没有爱心,21世纪的众生充其量只是些会开车,懂电脑的原始人。当我们看到人类受苦的时候,我们会心痛,会流泪。并且愿意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世界。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金钱,物质和精力,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但爱心是需要保护的。如果那些好心人的捐款成了某些人饭桌上的鲍鱼龙虾,成了某些人私家的豪华轿车,那人们就会感到被愚弄了。辍学的孩子,饥饿的妇女,失业的男人,以及垂死的小动物,这些都成了一些人诈骗的幌子。如果爱心反复的遭受愚弄,谁还会主动的捐款捐物呢。没有了善款,需要帮助的人该怎么度过难关呢?但是,当目前的社会条件还不能完全保护我们的爱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坚持吧,有时美德是需要考验的。在一个全新的2006年,《道德观察》祝每一个好心人一生平安,每一个迷失者能迷途知返。我是路一鸣,感谢您的收看。

责编:西寻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