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在求生中求死》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16:42 来源:CCTV.com

  我是在前往长沙前的三天和欧阳志成通了电话,他传达给我的第一句话是:我想活。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也充满了困惑,一个求生欲望如此强烈的人,怎么会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做出那样的安排呢――把3.5万元救命钱留给别人,给自己剩的是条死路……如果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他觉得生活了无生趣,那这一切都好理解了。可恰恰相反,他是如此相信生活,并热爱他所了解的一切。

  不久我在长沙市湘雅医院见到了他,欧阳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白血病人,和病房里的其他人一样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那是因为长时间的化疗他们都没有头发了。

  采访中他和我谈了很多,父母,兄弟,钱,生命,理想,也包括死亡。

  父母――我是个不孝的儿子

  说到父母他只有眼泪,他曾经真真切切看着父母在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我不忍再让他谈及父母,因为每次谈到这里他都会哽咽不语,泪流满面。

  钱――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

  在他的世界里,钱不再是单纯的货币了,钱可以用来衡量许多的东西――亲情、爱情、人格,但可能最直接的就是关系到他能否继续活下去。这一切都是他不曾思索过的,他本来只是一个本分的乡村老师,而现在,他却要每天用这巨额的费用来兑换生命。该怎样看待钱呢?捐给病友的3.5万元?在弥留之际所租的10元小屋?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很容易,兑率是分毫不差的,可要让这个乡村教师把钱和生命做换算,对他来说真的太难了。

  死亡――放弃是一种美

  “放弃是一种美”,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笑容,他很坦然,也很轻松,可谁知道,在这笑容的后面埋藏了多少无奈。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失去父母兄弟,失去爱人,失去20多年来为自己奋斗的一切。而对于欧阳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是美的。

  一封信――只想换来一个孩子的父亲

  让他放弃自己的机会去拯救病友彭敦辉,其原因是很多的,但彭敦辉儿子的出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欧阳多次提到,他不想看到一个小孩子刚刚出生就失去父亲,欧阳自己没有孩子,这即是他做出如此安排的原因,也是他想留给自己的一个遗憾吧。

  是死神戏谑了他,还是他嘲笑了死神?如今他真的活了,潘先生的捐助让他顺利进行了移植手术。这一切恐怕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其实就在他3.5万元悄悄放进病友抽屉的那一刻,这些“意料之外”就早已经在情理之中了。

  是佛家讲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也好,是儒家讲的“舍生取义”也好,他就是这样一个在求生中求死的人,这样的人就在我们中间,也可能当灾难再次发生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

  (编导:张治军)

责编:西寻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