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谁的眼泪在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4日 17:25 来源:CCTV.com

哭泣的孙权

  从张燕家出来时,夜色已将身边的村庄染的漆黑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庄稼人锅台上飘出的饭香,仿佛正在召唤忙碌了一天的人早点回家。我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应该是件幸福的事,但这样的幸福对于张燕一家人来说已永远不能再拥有,因为23岁的张燕在自己定亲日子的前一天离开这个家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她永远不会回来了,因为她死了,死在了自己爱人的手上。

  车开的很快,村庄被我们一点点地抛在了身后,远处有微弱的灯火,一闪一闪的,像是多情人眼中的泪光。那灯火也许是陌生的,但那泪光却分明早已见过,在张燕父母的眼角,在监狱铁窗内孙权的腮边。他们为同一个人流泪,却也因为同一个人而成为永远的冤家。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是在秦皇岛的一个宾馆里。秦皇岛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说去年的八月,一对恋人因为家中父母反对两人的婚姻而相约在北戴河徇情,结果女孩在男孩的帮助下完成了死亡约定,而男孩由于被人发现而活了下来。女孩就是张燕,与她相约徇情的人就是孙权。现如今孙权已因故意杀人罪开始了他12年的监狱生涯,而张燕23岁的青春也被永远的定格在了去年八月北戴河那个清冷的早晨。我当即决定走进这个故事,因此也就有了这次的采访。张燕家是我采访的最后一站。经过一番周折我们采访到了张燕的家人,这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编导刘俊廷

  车还在向前开着,我们离开张燕家已快半个多小时了,村庄消失了,路边已可以看到将要打烊的店铺,县城到了。这是当时孙权与张燕相识的地方,也许在某一条街巷的深处仍然残留着往日他们开心的笑声。我试图伴着那笑声去体会一对恋人面对死亡时的心情,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如他们一般的勇气。我坚信自己也曾爱过,但为爱而死的誓言却从不敢轻易说出口。细细想来这一场悲剧的成因竟然是因为三万块钱,这三万块钱是当时张燕家人嫁女的惟一条件,是孙权内心无数次挣扎都解不开的结。正是这个结断送了一桩婚姻也断送了一条生命。如果说这是一场较量,那么谁赢了呢?毫无疑问没有赢家,都输了。

  车到县城已近九点了,找了一个宾馆安顿下来后,我和摄像开始回看当天拍摄的内容,镜头里杂乱的农家院落就是张燕的家,张燕的家并不富裕,她妈妈脚上穿的鞋满是磨破的窟窿。在采访中她显得十分激动。每每说到女儿的死眼泪便成了断了线的珠子。要说那一刻不同情她的遭遇,那一定是假话。但这样的同情又因为她说到要三万块钱时的理直气壮而被我统统抵消。在她的眼中要三万块钱是一种天经地义,是理所应当。她不恨那三万块钱,她恨的是孙权。监狱内的孙权恨这三万块钱,因为这是曾经架在他头上的一把钢刀,为了躲开这刀的威胁,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是自私的,他不愿意因为钱眼睁睁地看着爱人嫁给别人,他是软弱的,他认为死是逃避问题的惟一办法,但他又是勇敢的,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镜头前的孙权显得十分疲惫,他反复强调发生的一切都是他和张燕事先商量的结果。当问到你在张燕的要求下帮她完成死亡时你是什么心情时,他说了两个字“解脱”然后两行清泪从眼中夺眶而出,还来不及擦拭就应声坠地。我想那一刻他的耳边一定有张燕临死前的嘱托,但他没有说出口,这注定是他内心深处永远的秘密,是任凭再漫长的岁月也无法逃避开的折磨。

  看完素材我决定在宾馆里补拍几个镜头,当最后一个镜头拍完时,我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那不是完成了一项工作后的释怀,也不是疲惫不堪的表现,那是心灵被触动之后的隐隐做痛,是你看过一场真实的人间悲剧后的荡气回肠。放好机器我和摄像一起去吃饭,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餐厅。吃饭时一对恋人坐在我们的对面谈笑风生,他们幸福的表情让我觉得爱情是那么的美好。然而紧接着我又想也许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容易破碎吧,但愿眼前的有情人能常相厮守,但愿天下有情人能永远笑的灿烂。

责编:西寻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