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道德观察》。山东阳谷县您知道吧?就是《水浒传》里边武松打虎的地方。阳谷县寿张镇有一位名叫贾秀兰的中年妇女,她说,这辈子她所享受到的幸福是别人所不能比的。她有400位爹娘,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可是也就是为了这400位爹娘,22年来她失去了自己的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还差点把命给丢掉。
解说:贾秀兰梦见自己的右眼又看见光明了,虽然只是一个梦,但是醒来后,还是让她高兴了好长时间。因为在此之前,出现在她梦里的,从来都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2003年春夏,肆虐的非典(非典型性肺炎)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敬老院院长贾秀兰更是感到无比紧张。院里住着41位孤寡老人,最年轻的也在60岁以上,一旦有非典进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2003年4月27日下午4点40分,贾秀兰参加完镇里的紧急会议,刚走到敬老院门口,院民宋广纪大爷就连忙拦住了她。
贾秀兰:他从老远就招呼我,他说秀兰,他说你快点她说,咱敬老院里有非典了。
宋广纪:我说闫广兆发高烧,是非典不,院长说到屋里看看去。
宋大爷的一番话,犹如当头一棒,贾秀兰一下子懵了。
贾秀兰:他一说是广兆得非典了,我就懵了头。
解说:贾秀兰赶紧往闫广兆的房间跑去。看到院长回来了,老人们一下子围了过来,一个个显得十分恐慌。贾秀兰安慰他们:闫大爷是不是非典还不能确定,我去看看再说。可是,老人们拦住贾秀兰,就是不让她进闫广召的房间。
宋广纪:好多院民就把她拉住了,说你别去了,她说要是非典还传人她说。
田奶奶:我是顾我的院长,俺院长要有了好歹,俺没有亲人了,谁伺候我,我是怕那。
解说:生死关头,老人们还是顾着她这个院长。可是贾秀兰来不及多想,她赶紧打电话把闫大爷发热的情况报告给了镇里。老人们依然不让她进屋。
贾秀兰:我说大娘大爷们,我说你这样的,你留我确确实实的我心情我领了,可是我不能不去,我不管谁管。
闫广兆大爷现在怎么样了,贾秀兰心里特别着急。她一把推开了老人们拦着的拐杖。正要往屋里进,屋里面闫大爷的一句话让她猛地停住了脚步。
![]() | |
贾秀兰:他说你要是真到我跟前来的话,我就碰死这儿。
闫广照:我说你别进,我这个病传染人,传染了人好死,我不叫她上屋里来。
解说:其实贾秀兰也害怕,她心里很清楚,假如闫大爷是非典,她冲进去无疑是自寻死路。但是她是院长,又是一名党员,她能后退吗?贾秀兰把老人们劝回到了各自的屋里。好说歹说,闫大爷终于同意给他量体温了。贾秀兰觉得等待的五分钟就像五个小时一样漫长。
贾秀兰:当时是39度8,39度8我记得是。
记者:你看到这个39度8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
贾秀兰:我心里都搁不清了,我说,当时我没,我没敢,我脸色还是表示很正常,我怕广照大爷再紧张。
贾秀兰迅速为闫大爷打上了退烧针,紧张地等待着。
贾秀兰:觉得那半个小时好像就跟一年一样,就跟盼一年一样的,老长老长时间,紧等着就是不到半个小时觉得。
解说:17点30分,打上退烧药半个小时后,贾秀兰再次为闫大爷量体温,还是39度8;21点,39度8;21点30,依然是39度8。贾秀兰真的害怕了。她又赶紧给闫大爷输上了退烧的液体。
贾秀兰:哎呀,我心理扑腾扑腾的,头上出汗,心里嘭彭直跳,吓的,当然是害怕了,我怕是非典,非典这结局怎么解释啊。
到了23点30分,贾秀兰第13次为老人量体温,老人依然是高烧不退。贾秀兰彻底地绝望了。
贾秀兰:我不想好了,一点好都不想了。我觉得这个不退烧,我知道非典死活不退烧,就是非典。
解说:此时的贾秀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和不安。她甚至感觉到自己也在发热。她知道应该马上把这个情况报告给镇里,可是又怕吓坏了闫大爷。她就找了个借口走出了房间。
老人们都已经睡了,院里死一样的寂静,贾秀兰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无边的黑洞里。她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无助感。
贾秀兰:我出了他的屋门,我就哭着,一直哭到办公室,我觉得我,我反正一切都完了。
解说:贾秀兰向镇里汇报完情况后,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如果闫大爷得的确实是非典,她作为唯一的接触者肯定难逃厄运。贾秀兰做了最坏的打算,她开始写信向镇里的主管领导交代工作,然后她在电话里把信的内容告诉给了镇党委副书记董桂平。
董书记:当时贾秀兰就哭着给我说,一定要给我找一个好的院长,把我的老人伺候好、安顿好。这样就是我死了我也放心了。
解说:贾秀兰觉得命运对自己实在是不公平。从小失去父母的她,八个月大时就被人从贵州送到了山东;14岁她又被骗着和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残疾人结了婚;25岁时,她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卫生室工作,到敬老院当院长,因为养老,贾秀兰无暇顾及家庭,因为养老,丈夫和她离了婚。即使这样,贾秀兰也没想过要放弃。孤寡老人们没有儿女,贾秀兰从小没有父母,在敬老院,她觉得自己真的找到了家的感觉。可是如今这可恶的非典却要毁掉她和老人们的幸福。贾秀兰想来想去,伤心欲绝。
从办公室回到闫大爷的房间,贾秀兰开始第14次为老人测量体温,她感觉自己拿体温计的手在颤抖。
贾秀兰:我回来又给他量量体温,我觉得我看看体温表上稍微有点下降。我心里觉得有一线希望。
体温下降就不可能是非典,贾秀兰开始兴奋起来。等到凌晨5点的时候,老人的体温已经降到了38度半。
贾秀兰:我说大爷我说你不用害怕了,体温下来了,确定你不是,绝对不是非典,他说好,那我也高兴了小兰,他说不是了,咱两个都死不了了。
![]() | |
解说:贾秀兰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直守护在闫广兆大爷的床前。十天过去了,老人的体温没有出现反弹,贾秀兰彻底放心了。
闫广照:不是当时治疗,这就完了。
解说:虚惊了一场的敬老院又传出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贾秀兰带领老人们又快乐地生活起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又一个灾难在平静之中悄然而至。
从闫大爷发高烧的第三天开始,贾秀兰就一直觉得自己的右眼有点模糊。她本来想去医院检查一下,可是一想到前几天那场非典风波,她实在担心外出就医真的会把非典带回敬老院,就一直没敢去。2003年6月12日早上,贾秀兰的右眼突然看不见东西了。她急匆匆地赶往医院。谁知道医生说出的话让她大惊失色。
贾秀兰:他说,你咋这么憨,你这一只眼睛瞎了。
贾秀兰傻了,怎么会这样呢,她想不明白。
贾秀兰:他说你碰过吗?我说碰过。他说什么时候碰的?
贾秀兰突然想起来,在守护闫大爷的最后一个晚上,她实在困得熬不住了,脑袋一下子碰到了桌角上。
贾秀兰:这儿。碰到这个,碰到这儿,这是个穴,眼睛的穴位,一下碰到这儿,广兆大爷,都碰醒他了,
闫广兆:熬的时间长了,困了,她就一困,一打盹,一磕头,碰到桌子棱上。
贾秀兰:咋的了,我说没事没事,我觉得也没事。
解说:当时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贾秀兰的注意。医生说就是因为碰撞引起的眼底出血,由于没及时治疗,又引发了其它的眼部疾病,最后导致眼睛几乎失明。
![]() | |
贾秀兰:他说你要一星期之内来看,保险我给你看的好好的,他说你那是鲜血,都给你连输液加吃中药、打针,他说一星期之内就好。他说你现在你已经是鲜血变成干血了,他说我是给你看不了了,我不能再耽误你,你上聊城做B超去吧。
贾秀兰慌了,从聊城到济南,从济南又到北京,然而所有的医生给她的都是一个答案:右眼保不住了。
贾秀兰:我出来301医院,我出来北京301医院就哭了。
记者:哭了?
贾秀兰:嗯。
解说:回到敬老院,平时爱说爱笑的贾秀兰就像变了个人,爱美的她连照镜子的勇气都没有了。她怎么也不能接受自己右眼失明的现实。离婚后的十多年,贾秀兰一直住在敬老院里,至今还是孤身一人,没有成立新的家庭。她也想找个伴,可是敬老院的事她都忙不过来,谁又会同意和她一起生活呢。
1995年,贾秀兰完全可以换一个更好的工作,手续关系全都办好了,临走时贾秀兰却又改变了主意。
贾秀兰:一开开办公室门,外边跪满了人,跪着的,站着的,还有卷好行李卷的。吓我一大跳,这是干什么呢,这是什么原因呀。
解说:老人们全都跪在她的面前,哭成了一片,不让贾秀兰走。这可是自己尊如爹娘的老人哪。为了挽留她这个院长竟然跪下来求她,贾秀兰觉得就是自己有天大的理由,她也不能扔下老人们。
贾秀兰:我就也没再经过细考虑。我就说大爷大娘们你们都起来吧,别给我磕头了,我说我是坚决不走了,我说就是叫我当县长去,我也不走了,你都放心吧,我保险不走了。
解说:敬老院的大爷大娘们终于知道了贾秀兰右眼失明的事情,老人们的心里十分难过:我们情愿把自己的眼睛给小兰,不要让她失去光明。闫广兆大爷更是痛苦万分,为了我这个老头子,院长把眼睛都搭上了,我心里难受啊。
94岁的田奶奶有一副眼镜。老人家当宝贝一样存放着,谁也舍不得给。看到院长眼睛不好了,田奶奶就一心想把这副眼镜送给贾秀兰。
田奶奶:你看看,院长就跟俺的儿女一样,俺除了院长俺靠谁,最伺候我,最关心我,要吃的,要喝的,这是俺的最主要的人,她疼我,俺就得爱护她,这是应该的是吧。
![]() | |
贾秀兰:我觉得我没爹没娘,从小没爹没娘,不知道爹娘的滋味是什么样的,我看见这些老人跟我的亲爹亲娘一样,他们对我也是很好,有一点什么吃的都给我留着。我觉得他们拿着我当他们的亲生儿女。
老人们的关爱最终帮助贾秀兰从右眼失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把全部的心思又都放在了老人们的身上。
2005年11月18日,北京同仁医院在听到贾秀兰的事迹后,专门成立专家组为贾秀兰进行会诊。
王院长:王宁利副院长欢迎贾秀兰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治疗,并说将派出最好的专家为贾秀兰进行手术。我们也期待贾秀兰能早日恢复健康。
解说:1983年至今,贾秀兰以女儿的身份一共赡养了401位农村孤寡老人,其中有三位老人活过了一百岁,敬老院的老人们说,贾秀兰是我们的福气……
主持人:可能有人会说贾秀兰活得不值。这样的话贾秀兰不是没听到过,但是她说:我一个人享受到400个父母的关爱,难道不值吗?我一个人换来400个老人的幸福,你说值不值呢!说她不值的,算计的仅仅是贾秀兰的得失,贾秀兰觉得值,她算的是别人的获得。到底值不值呢?这不是用数字可以算清楚的,要用心来算。一个人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无私奉献,让我们感动;而很多人为了一个人的利益来回奔忙,同样震撼人心。下面我们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今年9月,在湖北恩施,一个侗族小男孩的手指不小心被切断了,十指连心啊,但是这手指连的可不仅仅是孩子的心,为了接活小男孩的手指,人们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千里急救。
解说:2005年9月16日上午,在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山村里,60多岁的侗族村民沈志安和往常一样,打开家里的小型切割机准备切猪草。
爷爷沈志安:我在屋里跟他们做,我喂的有4头猪,又有一头牛哇,我又种的一些包谷啊。
此时,沈志安2岁半的孙子沈颜也来到爷爷切猪草的屋子里。开始,小孩只在离切割机较远的地方独自玩耍,而爷爷则忙着自己手上的活。
爷爷沈志安:我也没注意,我又换到了这个方向,在哚哚哚。
就在沈志安侧过身换到另一边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孙子大哭起来。
爷爷沈志安:他个娃呢手都(伸进去了)。
记者:他手伸进去了?
爷爷:伸进去了。
记者:从这儿伸进去了?然后这里面转的非常快?
爷爷:那非常快。
解说:孩子的一只手竟然伸进了快速运转的切割机里面,见到这一场景,爷爷沈志安竟慌了手脚,孩子的妈妈听到惨叫声连忙从厨房赶了过来。
小沈颜的妈妈:到了我说爷爷你不关闸呀,我的孩子手会绞断,看见他的爷爷还在这样这样翻来翻去的像绞那个红薯一样的这样在绞。
孩子的妈妈立即切断电源,可小沈颜的手此时已经是血肉模糊了。
小沈颜的妈妈:这样,一只手搞出来,看见了这里不知道绞碎多少,那骨节断多少都没看见,看见。这里好像全部都碎了,这里全部都碎了,这里。
小沈颜的二奶奶:那个血,只看见那个血的话呢,都十这么滴。那个娃呢又哭,他的妈呢也哭,哭呢,把这个手扯出来了嘛 这块皮子不知掉没掉,当时不知道这几根手指怎么了 估计这几根手指掉完了。
邻居赶忙喊回正在地里忙碌的孩子的父亲沈善军。
小沈颜的爸爸:全都是那个血,看不见。看了就无法看 头都吓昏了,再也不敢看了。
![]() | |
邻居:鲜血哗哗的往下流。
解说:孩子的爸爸连忙借了邻居的一个手机,拨通了恩施州中心医院的急救电话。可由于山路崎岖,120急救车并不能到他们家,他们只有把孩子抱到家对面的小山坡上沿着山路迎接救护车。
小沈颜的爸爸:我们那里离这个中心医院很远,要一个多小时吧。
50分钟后,急救车载上沈颜,快速驶向州中心医院。可是一到医院的骨科,让沈善军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医师罗政:当时由于我们骨科同时来4台比较大的手术,我们包括我,还有另外一个专门做断指再植的医生,都在手术台上。
也就是说,医院骨科两名做断指再植的医生没有时间为小沈颜做手术!
医师罗政:我们在台上的手术,时间结束还有几个小时,我们非常着急。
他们的手术正在进行中,根本不可能放弃别人的手术来为小沈颜做手指再植。
医师罗政:我们断指再植一般要求6到8个小时之内,必须要成功实行手术。
除了恩施州中心医院,其他医院根本做不了这样的手术。
医师罗政:我们当时就跟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
医师罗政:因为断指要抓紧这个抢救时机。
而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钟了。从孩子的手被截断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小时。
孩子的爸爸:那个时候还有3、4个小时。
解说:也就是说孩子的手指能够接活仅仅只有3、4个小时了。由于孩子的手被机器绞伤的非常厉害,即使等到别人的手术作完,恩施州医院也不能保证能够全部接活孩子的手指。
医师罗政:不可能把别人这个手术进行当中的放弃一边再来进行这个断指再植,但是这个断指再植小孩断指再植又要求实效性 我们也没有办法,心里也非常着急。
为了保证孩子的手指能够全部接活,惟一的办法就是送到武汉的大医院去救治。
医师罗政:经过快速简单的处理以后,让他们及时赶到武汉,争取抢救的时机。
可是,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属于山区,和重庆市接壤,距武汉有600多公里,既不通高速公路,也不通铁路。
孩子的爸爸:我跟开出租车的也说过了,他就说最短的时间也要12个小时。
孩子的家长和医院的医生都焦急万分。他们觉得,惟一的办法就是坐飞机飞往武汉。孩子的手指才有接活的希望。沈善军连忙派孩子的姑父去当地的恩施机场定票,可结果让沈善军大失所望。
孩子的爸爸:票已经卖完了。
原来,恩施机场是一个小机场,每天只有4到5个飞武汉的航班。机票比较紧张。
机场售票员:票是一张票都没有了,都是满员的,并且明后天的票都没有了。
孩子的妈妈:他才两岁,我做妈妈的不想让小孩以后,这样他不能生活了。
由于情况特殊,孩子的姑父向机场工作人员讲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机场客运部主任:他说他的小孩的手指头只有6个小时的存活,这个事情已经过了3个多小时了,他说在这个航班再去不了的话,在下一个航班去都已经赶不及了,他说小孩的手指头都已经难得接活。
在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机场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机场客运部主任:我就发动全科室人员,到候机厅到候机室里面找那些旅客看有没有自愿的旅客让出飞机票来。
解说:此刻已经是中午1点10分了。离飞机起飞的时间仅仅只有20分钟!而最后一个航班是下午4点10分!孩子断指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坐下一个航班!
工作人员立即向公司进行汇报。看能否有其他的办法。
![]() | |
机场负责人:这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安排,一定想尽千方百计把这个事给它促成,办好。
此刻,乘坐海航HU7784航班的乘客已经陆续开始通过安检准备登机了。
机场客运部主任:我们也不能把当日的航班的旅客强行拉下来,因为我们也没有这个权利。
机场里的爱心广播反复播放着这个消息。很快。候机大厅里走出了一位旅客。
机场客运部主任:他说你们这么急,能想为别人所急,他说我是回国看老母亲的,他说我就是说改到下一班,或者改到明天去都可以。
原来,这位乘客是一位意大利的归国华侨,他愿意让出自己的座位。
机场负责人:哎,他说我回过也不容易,能够回来,做这么一件善事也不容易,非常不容易的事,我能做这么一件事我感觉很满足。哎呀,当时我就紧紧的握着这位华侨的手,哎呀,我说太感谢您了。
主持人:父子俩的机票解决了,孩子可以上飞机了,大伙终于松一口气。都说十指连心,你看,这个小孩的手指头不仅连着自己,连着爸爸妈妈的心,还连着所有人的心,医生、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有那位华侨,他们都为接活这个小孩的手指做出了贡献,不过,即使可以上飞机,从恩施到武汉的航程大概是一个小时,加上这一个小时,这对父子到武汉天河机场就已经是下午3点左右了,这孩子的手指就已经断了快6个小时了,还剩2个小时,手术必须完成。接下来,出机场、送医院、做手术,他们能一切顺利吗。
解说:机场连忙通知医院把孩子送来。而此时,已经是中午1点半了,飞机起飞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机场客运部主任:你这个问题 航班延误我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再说我也不能,无权利让航班延误。
恩施机场立即与武汉天河机场联系。
机场客运部主任:说明情况后,他们也非常配合恩施机场的工作,同意航班延迟。
记者:这班航班的旅客他们对你们那种行为(配合吗)?
机场客运部主任:大部分都是支持的,还是有一部分,因为他是赶连程航班的嘛,他说我这要延误我的连程航班就赶不到的,别的旅客就说了嘛,有一部分旅客就说,你再赶不到航班,你那也只是多出100多块钱几百块钱而已,那小孩的一只手代表了他的一生代表了他的一世。
而此刻,医院方面在当地交警的警车的带领下,飞快地赶往机场。可是,由于沈善军离开时比较匆忙,没有带身份证之类的证件。而机场也是特事特办,一刻都没有耽误。
机场负责人:整个这个程序,办票的过程,小孩跟他的父亲都还没来,还在医院里。这边全办好了,就等这个小孩。
中午1点40分,沈善军赶到机场,机场各个绿色通道已经为他打开。
安检人员:制定了特别工作方案。包括我们的各个岗位,验证人身检查,X光机等等岗位的同志,都各就各位。
沈善军怀抱着孩子,一路绿灯地等上了飞机。
公司负责人:就为了等这个小孩,我们的飞机就发动着等着,一直等了12分钟,接近13分钟。但是我们规定的时限呢是超时不能超过15分钟。也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中午1点43分,飞机从恩施机场腾空而起,飞向武汉。
就在沈善军父子坐上飞机飞往武汉的时候,恩施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停歇。
机场客运部主任:赶快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的通报我们上级部门,就是天河机场。
武汉天河机场在接到恩施机场关于孩子已经顺利登上海航HU7784航班后,他们也立即行动起来。
武汉天河机场现场指挥救援中心主任 赵会增:就根据我们的指挥预案,起动了救援方案。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为孩子联系好了治疗的医院。
此时,在飞机上的沈善军父子也受到了旅客们的温情礼遇。有的为父子俩送来食物,有的表示愿意为他带路。
沈善军:他就说,到那个协和医院去,他就说,你下飞机后,跟着我们去。
解说:在经过50分钟左右的航行后,海航HU7784航班飞至武汉上空。而此时,由于从恩施起飞时航班延误,与另一架由上海飞往武汉的飞机东航MU0549航班几乎同时到达武汉,为了给小沈颜接活手指赢得时间,机场指挥中心果断做出了一个决定。
武汉天河机场徐一兵:叫这个东航的航班呢,避让了一下。就优先叫这个海航的飞机提前降落。
武汉天河机场现场指挥救援中心主任 赵会增:我们心往一住使,劲往一处用,争取这个航班尽早落地,让小孩尽早得到救治。
解说:下午2点36分,载着沈善军父子的海航HU7784航班安全的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此刻,机场救护车已经早早的停候在一旁。
小孩的爸爸沈善军:当时我一下飞机就上了120的车。
机场主任 赵会增:把小孩弄上救护车,直接一切通道,交警,咱们高管全部开绿灯。
救护车抵达武汉普爱医院。医院事先做好了准备,他们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把孩子送进了手术室。
武汉普爱医院医师 潘昊:在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都是一路绿灯,什么事都没等。
而此时,由于孩子手指绞断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手术难度可不小。
武汉普爱医院医师 陈焱: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头,基本上没有什么血供。而且伤口污染的非常严重。我们认为这个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头存活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
医生们全力以赴,想方设法为小沈颜接活手指。手术进行的相当艰难。
武汉普爱医院医师 潘昊:小孩子的血管神经,比较大人大的,非常难找。因为他是一个绞伤。
在经过3过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小沈颜的5根手指全部接活。
小孩爸爸:我心里就像个什么东西样的,就是那时候,扑通一声掉下去了一样。
医生:我们可以告诉他的家长,这个手指已经完全的保留下来。
解说:医生说,由于小沈颜的手损伤比较厉害,以后还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锻炼,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孩子妈妈:我说把那个手搞好了回家写字,医生跟他打针,他也不犟,让他打,这个手也不动,会写字了,他就听,他也想他的手好,他蛮聪明,两岁,什么都知道。
孩子的爸爸:这些好心人,就是这个小孩长大以后,要叫他记住这个事情,要记得这些好心人。
孩子的妈妈:一路那么多的好心人,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以后。还有让座位那个华侨那个。以后怎么感谢他们呀?
就在小沈颜色的手术成功后,病房里的病人,社会上的热心人纷纷来到病房,看望小沈颜。
主持人:小男孩的手指头全部接活了,我们感到很欣慰。6个多小时,这时间好像是一秒一秒过的,你看平时咱们在医院机场总能看到绿色通道,那就是为了应对紧急事件的,不过说到底,那些都还是硬件,在这件事情里边,这个绿色通道可是由无数的人用爱心搭建的,医院机场乘客,大家互不认识,要保证这个通道的畅通无阻,全凭自愿,这中间减少任何一个环节,这个通道就搭建不起来,孩子的手指没有断,是因为这个通道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断,绿色通道的硬件是钢筋水泥,软件却是人们的善恶良心,遇到天灾人祸,我们也需要这样的通道,没有天灾人祸,我们就是组成这个通道的一环。
责编:西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