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想唱就唱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8日 11:20 来源:CCTV.com

  ――沈晓凤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

  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

  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

  就算这舞台多空旷

  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这是超级女生――张含韵的一首新歌,如今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很火,当我在制作《聚沙成塔》这期节目的时候,想到了它。为什么?一个44岁的安徽男人会和眼下最有人气的流行歌曲联系到一起?

  可能看过节目的朋友会有一点感觉,因为节目的主人公――秦升益就是一个“想唱就唱要唱就要唱得响亮”的人,只不过要把“唱”字改成“做”字更为合适。

  通过暂短的4天的接触,在我看来“想做就做”是秦升益这个人的最大的特点。20多岁时,他作为一个中专毕业生,当然准确地讲应该是大中专,但毕竟不是本科生,他想做一个没有立上项的科研项目,遭到许多人耻笑。按他的话说:有的人看他甚至都是那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但是,他想做也就做了。30多岁时,他想自己有个自主权的公司,但是科研院不同意,家人反对,他还是想做就做了。40多岁时,本来可以好好地在铸造领域发展,可他偏要涉足一个他不懂得行业中,当然了,这也遭到公司里所有高层的反对,当然人家照样还是想做就做了。

  采访回来以后,我曾以此对照过自己。有些时候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先想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做了能成功吗?”、“结果会怎样?”、“领导会怎么想?”、“同事会怎样想?”、“领导和同事会不会对我有看法?”……“那做还是不做呢?”……“不做可能会更好吧?”

  的确,直到最后这件事很肯能就算了。我想,也许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被太多顾虑绑住了手脚,致使前进的很慢,就像背了个壳儿的蜗牛。

  本来做秦升益的这期节目,是我自己主动向领导请缨抢过来的,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做这样一个特别节目,做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人物,肯定会提高对我的业务水平。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件想不到的事,让我曾经想到放弃这个自己争取来的“孩子”。

  2005年12月3日,第一次到秦升益的公司,和他见第一次面。只要是见过他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可能和我一样,这个安徽人一定很聪明。因为一位全国知名的笑星的一句名言: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当然这是个玩笑。但是,据有关报道,如果不是遗传问题,用脑过度也对顶部头发的脱落有一定影响,这一点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明秦升益很聪明,但至少说明他经常用脑。

  事实上,秦升益的确很聪明,而且也很会看人,他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看清楚了我是个新手,不是一个能力很强的编导,至少是看出了我做特别节目的经验太少。于是,他间接地表达了对我能力的怀疑。当我刚刚知道,他对我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最原始的应激性――反抗,“既然你对我有怀疑,我还不想做你呢!”于是,我向领导提出了退出的想法。

  但是,领导不同意,因为他不想看到我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这样他会很失望。因为在他眼中,至少我还算是个能吃点苦的人。因为他希望我能通过这个节目更快地成长。就这样,领导说服了我,但是这时我心里仍旧有点别扭。

  但是,等到2005年12月7日我第二次采访秦升益的时候,我的心畅快了。因为我听了他的故事,了解了他的性格。秦升益,他不仅仅是个“想唱就唱”的人,同样他更是一个“要唱得漂亮”的人,而且是 “一定要唱得漂亮的人”。我在节目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接近疯狂的想法,用沙子造房子,不过,我倒觉得秦升益会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以前的每个想法都成功了,更是由于他对于每个想法的执着的坚持,而且是不顾一切地坚持。”,正是为了“一定要唱得漂亮”,秦升益在不顾一切地坚持着他的想法,这其中包括不顾别人的白眼不断地做试验,3年6000多次,这包括不顾家人和领导的感受只身来到北京开创事业,这还包括不够众人反对依然开拓沙产品的新领域,等等许多事情,可以说每一件他有可能都会这样想这样做。

  正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才会想到要做节目,就要把它做得最好,要让最好的人做,用最好的机器,用最好的灯光,最好的画面……

  所以,我的心畅快了,我想做为一个电视编导,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你的采访对象,你才配做这个节目,才能有机会做好这个节目。更重要的是做人,只有你真正了解一个人,你才能读懂他的话、理解他的行为。

  2005年12月12日采访回来,开始写稿子。第一个想法是,用三个影响秦升益人生的人的故事来结构片子,但是后来又把它推翻了。

  第一个影响秦升益的人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安徽省安庆地区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没读过几年书,但是却做了一件令读书人佩服的事。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秦升益的母亲,却伺候了瘫痪的公公二十多年。正是这一点,成就了秦升益的百善孝为先。

  秦升益的外公,是影响秦升益人生的第二个人。秦升益的外公过去是个大地主,而且还是个好读书的大地主。他喜欢教秦升益写毛笔字,喜欢叫秦升益看书,尤其是看《四书》、《五经》等儒家思想的古书。所以,这样的影响致使秦升益年轻时候的最大梦想并不是铸造,而是哲学。

  1984年,秦升益走出了大别山,来到济南当上了技术员。这时他的车间主任,成为了了影响他人生的第三个人。当时秦升益想要考大学学习哲学,但是车间主任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研究哲学不如就在铸造专业上干出个名堂来。”就这样,秦升益“弃文从工”专心干上了铸造。

  三个人的三件事情,本来也可以描述秦升益的故事,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足以表述他的性格特点,于是选择了现在的结构和故事。我认为,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节目,但是它反映出了我对秦升益这个人的解读。他就是这样一个“想唱就唱”的人。

  当我用“想唱就唱”这首曲子作为我节目一段配乐的时候,有些同事认为音乐感觉与当时我要表达的情绪比不十分配合,的确是还有比它更适合音乐我可以选用,但是我认为秦升益就是这首歌所唱的那样的人,所以我用了“想唱就唱”。

  同样也希望自己今后也能够做到“想唱就唱”,其实现在就很想唱一句: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2006年1月7日晚23点30分

  编导:沈晓凤

责编:刘子瑜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