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神六”外的得与失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7日 11:26 来源:CCTV.com

  辛明

  昏天黑地中抢出了《“神六”外的故事》,包装过后,踏踏实实地看过完整片子,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遗憾!“痛定思痛”,找找整个节目采访制作的得与失,为的是以后的“不痛”,望得到“阶级兄弟们”的指正和帮助。

  还是先厚着脸皮,说一点“得”,给兄弟们一些间接经验。

  首先,新闻点位抓得准,背景故事挖得到,借着“神六”的“东风”抢出了节目。把市场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产品与“航天”神戳联系起来,吻合经济频道特色;讲述产品与“航天”联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体现了栏目的特点。

  其次,动作比较快,按计划播出了节目,使我们非新闻主战场,打了一场新闻突击战。整个节目从开始策划到播出用了7、8天的时间,“兵贵神速”。这样的速度,表现在前期的策划上,采访对象的选定上、采访的实施上、稿子的写作上、后期的编辑上、节目包装上等等,可以说,整个节目的操作流程就是在争时间、抢速度。

  尤为印象深刻的就是采访对象选择过程。《神六外》乍看起来,商业味较浓,可以说是不可避免地宣传了某些产品。刚刚开始,自己都以为这样节目应该得到采访对象极力配合,结果出乎意料,几乎所有厂家都讳莫如深。转道,航天部门,希望得到一些信息,人家又为了全力保障新闻频道“直播”,对我们“相敬如宾”。

  再次转回来,找到厂家,这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可以选择的采访对象只有七八个,因为“中国航天基金会”指定的“航天”专用产品只有七家,除去香港一家服装企业、农夫山泉(为避免和蒙牛同类产品冲突)、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只有2、3家企业,而且都是财大气粗、自以为是的“大集团、大公司”。

  好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还算勤快,从早上说到下午,直到夜里二点钟还在游说,终于搞定了两家。结果有一家还是“临阵脱逃”,因为他们的惯例,所有的中央级媒体都要采访副总以上,要办众多的报请手续,赶上我们的时间。

  “蒙牛”和“神州三号”的到来可以说是“及时雨”,丰富了节目内容,而且在北京“围追堵截”到两位老总,节目活跃了许多。

  再说一点“得”,整个过程中的人员配合默契,使得节目能顺利出炉。作为编辑的刘正风,义不容辞担当起摄像的任务,在“热恋”中还能过放弃耳鬓厮磨,随叫随到地拍摄,后期编辑也是废寝忘食,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出。

  接下来再说说“失”。

  首先一点就是节目做得还不够轻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目前的内容而言,画面比较单调。实践上这样的节目,在其中间应该把“神五”、“神六”的画面尽量多插入。哪怕是做成一个个小段落放在节目的节点处,可以提高节目的娱乐感,可以缓冲观众的视觉疲劳。

  2,每个故事走得有些深,注重了更多的过程。可以把故事讲得精炼一些,多讲几个故事,片子的节奏就会快一些,也就显得轻巧一些。

  再有,从时效性上来看,还可以再快一些,可以设想,如果当天晚上就攒稿子,第二天拍摄,晚上编辑,这样的话,可能5天就可以播出,时效性就会更强一些。

  第三点,编辑应该提前进入。一旦策划完成做节目采制决定,布置任务、讲解节目构想的时候编辑就应该进入。这样记者马上联系采访,编辑应该准备资料画面,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点,栏目的资料库应该建立起来,这样人力资源(重要人物的联系)、画面资源(典型画面)整理等

  从这次的实际操作看,我们栏目完全有能力制作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性较强的节目。特别是从故事的角度、财富的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寻找“事件”背后的故事,应该成为栏目的新特色。

责编:刘子瑜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