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9月21日 玄奘西游记(二十八)生死决战 钱文忠

CCTV.com  2007年09月11日 15:32  来源:  

  主讲人简介: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

  为了争夺玄奘,在印度排名第一的戒日王和排名第二的鸠摩罗王差点大动干戈。戒日王的目的,是请玄奘和小乘佛教宗师进行那场酝酿已久的辩论,以维护大乘佛教的声望。谁知道,这场顶级辩论无法进行,但另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辩经大会却要召开,玄奘将独自面对更大的危险,一个人去迎接全印度几千名顶级法师的挑战。其结局只有两种:要么登上西行求法生涯的顶峰,要么身败名裂。然而,玄奘却主动立下生死状,以生命相搏。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鸠摩罗王好不容易见到了玄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邀请玄奘,印度当时的两位威望最高的国王鸠摩罗王和戒日王发生了严重的争执,而且几乎兵戎相见,但是当这三个人到达了一起以后,场面还相当的和谐,没有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结果来。

  戒日王迫不及待地邀请玄奘见面,最终目的是和小乘佛教的宗师辩论。经历了一连串的波折,玄奘终于到来,那么接下来,众人期待已久的顶级辩论,又会怎样发展呢?

  戒日王他有自己的考虑,他的考虑是什么呢?他希望在曲女城举行一次辩论法会,通知当时五印度,就是北印度、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中印度,所有的宗教人士里边选出顶尖的人,定期汇集到曲女城,来观看大唐高僧玄奘讲经,来参与辩论。

  显而易见,玄奘一个来自于我们东土大唐的异国高僧,必须独自一人肩负起维护当时佛教世界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术声望、学术地位的重任,必须独自一人肩负起维护大乘佛教的地位和声誉的重任。

  戒日王的这个决定,让玄奘由原来的应战方变成主动挑战方,由四人团队作战变成单打独斗,从面对一个人变成面对全印度所有高手,一旦失误,玄奘就将身败名裂。而戒日王却希望这次大会声势越大越好,那么,辩经大会究竟达到了怎样的规模?玄奘又为什么不留一点点的退路呢?

责编:百家讲坛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