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这样的爱情和这样的人生选择,怎么跟家长交代呢?我们可以替男方的父母想想:一对农村夫妻老实巴交、辛辛苦苦把儿子供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原本可以好好去找一个工作,当一个城里人,结果儿子自己主动跑回乡下继续当农民去养猪,他的父母会觉得他们要被乡亲笑话死了;我们再想想女孩的家长,一个大城市的干部家庭,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突然跟一个男同学一起跑到乡下去养猪,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家长大概也得气疯了。所以这一对男孩和女孩就犯了愁,他们怎么跟家长启齿呢?
解说:龙波考上大学,是他父亲这辈子最为骄傲的事,龙波硬着头皮告诉了父亲自己的决定。
龙波:我就给他讲我的想法,讲了之后可以叫做地球爆炸,一家人马上气氛就不好了,这种直接的冲突就来了。
龙波父亲:你大学毕业回来在这儿来养猪,当老的的感受你是想不到的:我说,要是今后你要当了老的你才晓得这种感受。我想嘛,你大学毕业了嘛,要在外面去发展嘛。随便考个公务员也好,啷个也好,说起来也要安逸点嘛。当然从我们的思想上来想,你跳出了农门你还要跳回来。又想,当时我是反对他的,我说你要想养猪也好,想到外面工作也好,反正不要在屋里。养猪你就到新疆去发展,新疆这么宽的土地,我讲你到新疆去发展不要在屋里整。他们王旭也回来说,我讲你一个城市姑娘,我说你能不能养猪嘛?养猪还是苦哦,还是累又苦又脏,我说。王旭说的,我不怕苦,我不怕累,爸,您放心!我再放心嘛究竟是现实,究竟不是说句话的问题,实际要做。不是说句话我会养猪就养猪了,不是,不可能。
解说:争吵在持续。龙波发现,要取得父母的理解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来自父母和邻里乡亲的压力让他透不过气来;而与此同时,王旭家里也爆发了更为激烈的矛盾,作为银行职员的王旭父母,为这个一向温顺听话的女儿的决定惊呆了。
王旭:我也有心理准备他们不接受,我就跟他们说,我说这事不管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反正我的决定已经做了。他们就说那我们不管你了,随便你怎么样,意思就是说以后不管我怎么样他们都不再理我了。含着眼泪拎着我的小包,然后就跟他们说对不起啦,意思是他们抚养我这么多年,可是我却让他们伤心了。跨出家门的时候脚步很沉重、很沉重的,不过我想着我以后要有我自己的路我要去走,所以说还是很坚定的,没回头就走了。我知道我走了以后,我妈在家里是哭了的。我下楼的时候我就听见,他们在家里哭了。
解说:王旭和龙波被逐出了家门。为了筹办开办养猪场的资金,他俩凑了2000元钱买了一些日用百货,在城里的建筑工地附近摆起了小地摊,向工人们销售劳保和日用品。两人分工,龙波负责进货,王旭负责用品守摊。他们做生意的第一天,只赚到了一块钱。
王旭:开初的那段时间生意也挺差的,觉得简直是那种前途茫茫的感觉,你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虽然说自己很有想法或者怎么样,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这方面经济挺困难的,另一方面感情上是空白的。父母不能理解,更不说支持;朋友不敢接触,每天就我们两个人。那地方人也很少开始的时候,每天就是看不见什么人,那种心里的孤独的那种感觉,所以我有时候就觉得挺难的。我哭的时候他就跟我说,没事的,我们一定会挺过去的。我就是每哭一次我就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我都又过了一种这种生活,以后还会有什么生活?我再困难的时候我都已经见底了,不可能还有比这更难的时候了。我想关键是只要我坚持下去,坚持走下去。
解说:两人就这样相互扶持,鼓励着走下去。半年过去了,两人的生意有了一些起色。有一天,一辆车从王旭的小摊旁经过时突然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是王旭的父亲。路过此地的父亲发现,女儿在大街上艰难地摆着小摊。50多岁的人,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女儿的执著和坚强深深打动了父亲,从那一天起,王旭的父母重新接纳了这对坚定的年轻人。随后,龙波父母的态度也渐渐有了松度。摆了8个月的摊,两个人挣了2万块钱,加上王旭父母的几千元资助,王旭和龙波在龙波家的一亩地上盖上他们梦寐以求的农大良种猪场。王旭亲自接生的十头小猪崽,现在已经长到40多斤了,早已订货的客户今天要来订货了,这是王旭最后一次喂养她的猪宝宝们。
王旭:欢迎欢迎,欢迎。你们今天又走错路了吧?我说我们拿一个筐筐给你,等一会我把那个筐筐拿来看一下,看装得下不。
客户:用盖盖,几盖盖。
龙波:三盖盖。
王旭:小时候要充分饲喂,一顿猪苗吃半斤0.4到0.8公斤。就是二十斤到三十斤的时候
就喂这么多,在这个范围内你根据实际情况。
龙波:我们这个也是提前就订完了,他们有些猪场来,多早就订了半年半年地订。半年就给你弄完,我们本来就培育得少。
客户:我们屋头的猪就卖得青黄不接了。
王旭:你就休息一下嘛,你就是太勤快了,耍不惯。
王旭:最高兴的是听见他们说,哎呀,我们按照你教的方法医我们的猪。猪生病,现在好啦。或者说,对,你们给我核算成本,我们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每当他们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
龙波:老百姓最缺这些,你给他的时候他特感激你。
王旭:我们也特别高兴,而且他们见我们都称老师。
解说:受到农民们的欢迎,王旭和龙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他们特意建立了养猪技咨询服务站,为农民们服务。仅一年多的时间,前来咨询的人们就达4000人次,相关的经济产值上千万元。在"普兰克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他俩开始发展联合猪场,进行连锁经营,同时正着手建立一个网站,为更多的农民提供相关的服务。只是直到今天,王旭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向别人提起女儿养猪的事。
王旭:我是这么想的。只要随着我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这个本来就很传统的这种,农村的这种不一样,我们在做一项事业。我们现在这个猪场是我们的一个公司,我们会有新的这种理念会把它做好,不是他们想像中的那种。农村的这种经济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像工业的企业一样,那是应该是能够做得很大的,而且是完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所以我对我的父母就是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只能这样了。农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农村的这种传统的这种养殖业,注入新的这种企业的理念,应该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张越:我们做记者这么多年也算是见多识广了。通常碰到大学刚毕业二十二岁的人的时候,我们会说:那小孩儿。但是对王旭和她爱人,我们不敢用这个词。我们在整个的拍摄的过程中一直被他们感染,而且一直被他们感动。你好像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就是不管他们或成或败。不管他们会经历多少磨难艰辛,但是他们一定会有一个非常丰富和踏实的人生。因为他们自己做出了那么自主的选择,而这一切基于他们的理想。现在理想这个词大家也不太敢提了,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城市里边的白领,一提理想好像显得很傻、很不酷。但是我觉得,王旭这样的女孩活得非常非常的酷。而且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和理想非常非常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