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北京,住大栅栏,最苦的时候身无分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和绝望过,他说:“我来的时候就很有自信,我打天津出来到北京发展之前仔细考虑过这些事,其实我在天津娶妻生子过日子可能也会挺幸福,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能很好地过一辈子,可有一天我真老了,我抱着孙子看电视,一指里面那演员,说‘你看见了吗,当初你爷爷要去北京比他要强。’孙子就得说‘你早干吗去了’。是不是?所以说想来想去还得来一趟,当初有一句很难听的话,是条好狗也得上北京叫唤叫唤去。那会儿特别兴这个,全国各地的唱歌的、唱戏的、演电影的、说相声的、打板的、卖艺的、耍猴的、耍狗熊的都得到北京来发展,于是就趁着这股风来了,来之前我也想了我都能干吗,我会说相声我会说评书,我会说单口相声,我会唱大鼓,我会唱戏,我能勾上脸,勒上头圈、穿靴子,直五直令的像评剧梆子可以唱个几十出,走个场面翻个跟头咱也会来。会这几样我估计到那还死不了,所以到北京之后冷静想了想怎么活,这几样倒是都用上了。”
“最初的时候,我曾经给一个人说过相声。场子里二三百座位就一个人。现在说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当时是很辛酸的。我那会儿在后台定了一规矩,只要有人看,咱们就得说,能多留下一个观众就尽量留下一个,结果那天演出就真来了一个人,前后台都问我怎么样咱演不演,我说那就演吧,台底下坐一个人,开场的是我们一个老先生邢文朝先生,说单口,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说了一半台下这位手机还响了,台上就停下来看着他,他也不好意思,连说对不起。并且跟对方说‘我听相声一会儿再说’,他挂了。一直到我上场,我就说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你太有钱了,你今天包场。但是不是我吓唬你,你要好好听,你要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知道吗,而且今天动手打起来你跑不了,后台好几十人呢,现在这一说大家都乐了,这当时很尴尬的一件事情。”
就是从一个听众说起,郭德纲的相声走到了今天,现在,很多的“纲丝”都会为了听郭德纲的相声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订票。更有朋友建议他走进大剧场,走进电视。而对于此,郭德纲自有自己的认识:“我并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演出,但剧场演出是我的根,甭管是广德楼还是天桥,咱们哥儿几个还会坐那儿聊,永远不会改变,因为那是我的根,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
责编: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