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新闻聚焦     健康资讯     知识问答         



早期干预应何时进行


  早期干预应在六岁以前进行,最好是从三岁以前就开始。当然,只要一经发现,就应马上开始。有的研究报告还说,当孩子五岁再开始早期干预的话,知识可以增加,但智力就增加不大了。这种看法的主要根据是,六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是指刺激的提供有最优时机,在这个时机最容易获得反应。错过了这个时机,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会达到最好的水平。

  这个概念是从动物研究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伦兹在训练小鹅的追随行为时发现,在小鹅孵出壳后二十四小时,有追随一个活动着的客体的特点,过了这个时刻就很难形成了。所以他认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是小鹅形成追随活动的客体的关键期。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早期也是关键期。比如学外语,学音乐、舞蹈都是早期学好。印度狼孩的例子也是说明早期经验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早期是发展的关键期,其主要原因是,早期是行为的可塑期,受外界影响大。心理学家对早期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有许多研究。最早关心儿童早期经验对以后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他根据精神病患者对早年的回忆提出:早年,特别是生后头六年,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亨特在1961年发表了一巨著《智力与经验》,总结了他对动物和住在教养院婴儿的研究。他发现在婴儿期,一个孩子如果受了感情的剥夺,对以后智力的发展,会有不可逆转的影响。反之,如果有良好的环境与教育,也会保持到永久。他还认为后一阶段的智力来源于前一阶段的智力,这样一段一段可以推到早期。孩子年龄愈大,智力也就愈固定,所以要重视儿童早期的智力培育和智力开发。

  美国心理学布鲁姆根据上千人的追踪材料说:假定一个人的智力到十七岁是一百的话,那么四岁以前就达到了40%,可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怀特的研究认为,早期经验的关键期是生后头三年。一位传记作家福勒尔也提出过名人在童年时期都有过紧张的智力训练,这是他们成为名人的关键。以上这些心理学家或科学家的实践和理论,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早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但不等于错过了这一有利时机就没有作用了。事实证明,人的一生除了老年以外,智力都在发展着,环境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总是起作用的,不过不如童年时期作用大而已。所以,在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时,也不要把它绝对化,这才全面。

  
(原载《健康报》1987年1月16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