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北京将在220家医疗机构中采取一系列出生缺陷干预措施,以确保“准妈妈”们生个健康的宝宝。
有关人士介绍说,此次干预的对象是北京市所有孕前及孕期检测对象及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6岁以内的儿童。
干预的措施包括,在市妇产医院、博爱医院等220家医疗机构中全面开展有关遗传病、孕育保健等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一旦发生有遗传病发生风险的病例均由主检医生处理,转诊至上级机构由专家会诊,并进行随访指导。此外,为怀孕1 2周内的孕妇建立“母子保健档案”,并指导每位孕妇在怀孕20至24周时到二级以上医院接受一次B超检查。
据了解,北京现有残疾人约4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残疾人中先天残疾的占10%。而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发现,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检出率约为1%。2001年北京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48‰,居前4位的为肢体畸形、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
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的任正梅分析认为,现在新生儿出生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但患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其原因除了“ 准妈妈、准爸爸”对孕期知识了解不够外,还与不少夫妻在婚前体检中隐瞒自己的病史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