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大赛介绍     大赛侧记     大赛花絮     参赛选手     大赛评委         



极致


  最难的比赛。在这次节目创作中,我们本着追求中国烹饪美食极品的理念,在比赛设置、节目构成上也力求追求极致。复赛中,不仅考核厨师的刀工技法,还用体现四季景色的不同成语,如,“春江水暖”(表现春天的景色),“荷塘月色”(寓意夏季)等,作为现场热菜的命题,考核厨师对美食烹饪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总决赛中,则用集中华料理之大成的“满汉全席”和体现中国烹饪最高境界的“五味之和”作为试题,更进一步考核厨师的对烹饪历史、饮食文化的综合实力,加上对厨师自身文化修养和经验的答题式考核,,每一名厨师都要面对全方位的考试,虽然每场比赛只有3个小时,但却是需要他几年到十几年的功力积累的,这里还有体力和耐力的较量,也因为这样的比赛设置大大超过了普通烹饪大赛的难度,最初邀请的参赛厨师个别打了退堂鼓。连烹饪协会的副会长高炳义先生都说,你们考厨师太难了。我们回答,全国的总冠军是该有这个实力的。比赛中确实证明我们说的没错。

  最精美的作品。正因为中华料理的历史悠久,烹饪名师们常常追求美食的极致与极品,于是有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有了四大菜系,有了满汉全席,有了“佛跳墙”,说实话,在做比赛时,我们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厨师的创意,全部比赛15位厨师制作的78道菜品,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其中的烹饪技法我算不清,但使用的原料配料已经超过了500种,一位专家看了比赛说,各大饭店又多了几十道名菜。的确,由于本次大赛本着创新的基本思路,厨师纷纷进行特别设计构思,这些菜品大多融合了不同的流派特点,甚至是中西合璧,特别是年轻厨师,用料和烹制打破了一些常规方法,深得专家好评,也为我们献上了无以伦比的精美大餐。

  最权威的评判机制。创立最权威的赛事要求我们建立权威的比赛评判机制,行业协会合作让我们学会了尊重专业和权威,并拥有了专业和权威。大赛与其他节目不一样,其他节目看的是形式和观点,而要做大赛,早在策划初期,袁正明主任和王进主任就把权威专业放在了第一位。工作绝不能闭门造车,于是每次策划会都有行业人士参加,评委的确认需由中国烹饪协会开会讨论决定,所有的比赛规则由行业顾问一一审定,所有的题目重新请专业人士落实。当这些行业大赛的重要环节象楼房的地基一样搭建起高度专业化的构架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本着一个“最”字,去追究细节,塑造权威,于是,最高级别的行业合作--中国烹饪协会成为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一个主办方;最高级别的奖项--全国总冠军,金爵大奖,中国烹饪名师称号得到了台里和烹协的认可;最高水平的选手--全国电视烹饪擂台赛的三届擂主、中烹协推荐的世界烹饪大赛获奖选手、特邀港澳台选手一一到位;最有资力的评委--国家或国际级别,也有国际厨师联合会的执委,再到著名的美食评论家定好了评判规则;所有的题目和评判标准细到一种原料、一个小数点分值都核实无误。整个大赛专业方面的问题全部以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建议为基础,使全国首届烹饪大赛有了实实在在的专业质感。剩下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如何运用电视的手段,加强节目的可视性了。

  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学者的合作让我们的很多工作就是在品位文化的香郁。饮食的悠远魅力当然是在它的文化,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所以表现饮食的文化内涵也是这次大赛的一个核心内容。在策划的2个月里,我们认识了青史专家朱嘉敬先生、燕山出版社主编赵珩先生、香港著名电影制作人蔡澜先生、专栏作家沈宏飞先生,等等,我们是有幸的,不止是感受了他们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多了一个文化的方向和类别,吃的文化渗透着所有其他的文化里边,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新的典故,都在彼此考问有趣的饮食知识,是在策划节目,也是在用文化滋养着自己。

  其实,菜做出来了,吃也是一门学问。圈儿里就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好吃之人要吃两只螃蟹,先锁了门,再拔了电话,关了窗,摆好了桌椅杯筷,倒好了酒,遂细细品味,还有时间,2小时,滋味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但馋虫却已侵蚀了听故事的人。整个大赛,给我们的当然要比螃蟹多的多。电视是一个很形式的东西,如果说这次大赛让我们感触很多,也许是缘于中国烹饪所散发的香浓的中国味道吧。西方心理学观点,喜欢烹制食物的人比较苛求生活细节,对事物有潜意识的美好期望,做完这次大赛,剧组的不少人都开始回家做饭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