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国庆系列报道之九:科技征程,光芒在瞬间永恒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 载人航天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给世界一个惊叹

  2001年8月26日,中国科学家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中国卷”提前两年绘就,全世界为之震惊。

  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1990年开始启动,初期由美、英、日、德、法五国科学家共同参与。1999年,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一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

  成功的时刻,又想起当年争取这一任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联络人杨焕明教授说过: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有一天,历史会证明我们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中国人的确没有让世界失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科学家由零起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承担的测序任务。用专家的话说,是“让世界相信中国人能做、并一定能做好这件事,谁也挡不住”。

  科研成就的光芒一闪,瞬间成为永恒。获得国际权威专家赞誉的不仅是中国在基因科学领域的不凡成绩,中国为防止基因研究所带来的伦理、法律、社会等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进行的呼吁,同样令各国学者专家由衷赞赏。

  载人航天——续写东方神话

  时隔人类基因组“中国卷”成功绘就仅半年,中国科技界的又一成就再度让世界为之侧目。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点火!”——发射场上传来震天巨响,绚烂如焰花般的烈火由火箭尾部喷薄而出, “神舟三号”飞船稳稳地飞向太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02年4月1日16时51分,北京航天指控中心。

  “神舟三号”飞船遨游太空6天18小时、在预定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108圈、巡天540余万公里后,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这一天将被永远载入史册——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三号”的技术状态和相应的测控系统与载人飞船已经完全一致。在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里装有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的呼吸、心跳、耗氧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参数,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监控;运载火箭装有能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应急救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安全可靠性日益提高。

  尽管人类航天史上曾有许多令人痛心的灾难故事,但人类从未放弃过“飞天”之梦:每一次载人飞船的发射都如此壮观,每一艘载人飞船安全返回也同样激动人心!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工程的研制建设,继承了我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特别是信息、材料、能源等21世纪新兴学科的整体水平;建设并完善了一批先进性与实用性兼备,能满足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载人航天工程设施;培养了一支以青年人为主要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大型航天工程的管理经验。“神舟三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展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美好的未来。

  由此进入央视国际国庆特别报道《十月 感受中国》>>>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