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下海 下岗 再就业工程
提起下岗、就业、再就业,那可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大事情,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转轨期间,再就业关系着每一个下岗职工的命运。如何安置这些人员,使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合适岗位,党和政府的再就业工程可以说为每一位下岗职工提供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从“下海”说起
“下海”一词不知出于何典。到九十年代,“下海”一夜间变成时髦动词,此时的“下海”专指干部、作家、学者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事商业活动而言。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特区是下海者弄潮的最理想去处。
自90年代初期起,大批的文人、学者、科技人员南下深圳创业,造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奇特文化现象。下海现象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没有人会再对老教师退休做买卖、处长停薪留职闯市场这样的事情“另眼看待”了。
其实“下海”也是再就业早期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下海者自愿的再就业,只不过概念扩大了一点。“下海”一族的成功给众多渴望在商海中搏击的人们提供了活生生的例子,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下海恰恰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成功最有力的证明。
1986年我国开始在用工方面逐步推行合同制,于是“炒鱿鱼”一词便应运而生。之后出现的“跳槽”也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结果。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一部分国有单位开始减员增效,“下岗”频频出现于报端。到2002年6月底,全国有266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先后有1726万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全国劳动者就业人数已达到7.3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亿人,农村就业人员4.9亿人。“九五”期间,全国共有4020万劳动者实现了就业,每年新就业800多万人。下岗职工的安置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下岗分流转变观念
就业结构的调整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当中“下岗”是难免的,关键是下岗后怎么就业?那到底什么才算是下岗职工,再就业时又有哪些优惠?
下岗职工是指:一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二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三有就业要求但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
再就业职工在税收减免、工商登记、行政性收费、信贷政策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要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首要的任务是采取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目前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几乎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对本企业下岗职工负责。劳动保障部提供的最新资料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64万人,其中89%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与上年底基本持平。在中心的下岗职工中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生活费并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
不过资料同时显示了另一个堪忧的数据,即平均一百个下岗职工中只有九个多一点实现了再就业。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又有所下降。劳动保障部相关官员解释说,这一方面是就业大环境的供大于求所致,一方面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观念尚需转变有关。
再就业工程成绩显著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几年,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就业。同时,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缓解了就业矛盾。
到2002年下岗再就业工程已经进行五年了,它已经成为牵动人心、众所瞩目的大工程。五年来全国266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先后有1726万多人实现了再就业。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下岗职工,例如开设下岗职工培训班,对下岗职工创业进行指导。重庆市的“再就业明星”余惠敏吐露心声:“下岗不等于失业,只要依靠党的政策,自己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在再就业的道路上创出新路子,谱写新篇章!”鞍山市“再就业明星”、下岗女工刘秋萍自己创办了服装厂,不仅安置了100多名下岗工人,每年还为国家纳税近百万元。另据辽宁省妇联估算,1995年以来,辽宁省累计有70多万人次下岗女工实现了再就业……
再就业工程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它得到了广大下岗职工的一致认可,在全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困难摆在面前,但希望也在前方。我们要看到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与一些国家经济衰退中出现的失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下岗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它是社会的潜在资源;利用不得当,它就会成为社会的的包袱。再就业工程的提出就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寻找到合适的方式加以利用!
相关专题链接:情系再就业
由此进入央视国际国庆特别报道《十月 感受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