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008的北京 奥运 世界杯 奥运景气
2001年7月13日,申奥帷幕在莫斯科落下,“北京”,响亮的名字震撼全世界;而在中国,“2008的北京”开始流行走俏。如果说,12年前在北京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时,中国仍致力于提高国际知名度,那么18年后仍是在北京,中国积极举办第29届奥运会所要关注的当不仅仅是“扬名”了。
今年6月,韩日世界杯火热了一个夏季,这种热浪也同时感染了韩国的经济。在世界杯期间,韩国的半导体、电脑、无线通讯产品出现了快速增长,建筑业、广告业、体育用品业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韩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创下了5.27%的增幅。世界杯还为韩国创造了将近24.5万个就业岗位,劳动就业的增加也带动了相应的消费和税收。韩国经济学家认为,同1998年韩国主办的汉城奥运会一样,今年的世界杯又将成为韩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又一个契机。
同样,2008奥运会对于中国也将不仅意味着竞技场上的角逐,“奥运景气”将为北京乃至中国的经济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2001年10月,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届“东亚高峰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明把2008年奥运会将给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概括为七点:极大地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形象大大提升;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加速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北京和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国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申奥成功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以及在这之中的发展。人们初识体育产业的潜力是在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经过10余年的迅猛发展,国内的体育产业经营小有规模:体育健身场馆逐步向公众开放;体育娱乐成为新兴产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向社会迈进;竞技体育业继续向俱乐部方向发展;体育社团组织形成一定规模;体育彩票销售开始起步等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据了解,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多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而我国的体育产业只占全国GDP的0.2%。
然而令人兴奋的是,中国人的体育经济意识在今年6月的韩日世界杯中得到了强烈的推升。据统计,整个世界杯期间,中国彩票的累计销售额达5.19亿元人民币;民航总局运输司统计资料则显示,在世界杯开赛期间,国内航空公司飞往日本和韩国的固定航班新增了200多个,总航班数则超过了500架次,平均每天有近1亿元的收入国内七家航空公司分食;此外还有因赛事而热销的彩电、报纸,以及在此间获利非浅的餐饮、服务业。
世界杯圆满结束了,我们的2008奥运会又能给中国带来多少收益?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行委员、资深体育外交专家魏纪中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预算:我估计实际收入会比16.25亿多一些,起码能够多个20%。
随着北京奥运建设的动工,奥运商机已经凸显,这份总额为139亿美元、377个重点项目的投资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家前来角逐。而北京人也已渐渐感受到“奥运景气”带来的变化:家住北京昆玉河边的郑大妈每天晚上都会和老伴去河边遛弯乘凉,而她的儿子则天天到位于河上游的一个天然游泳场感受夏日清凉。郑大妈颇有感触地说:“以前这条河每年夏天都臭气熏人,自从政府治理了以后,现在它真是大变样了。”
空气日益洁净、道路日益拓宽、处处绿草如茵、街心公园繁花似锦,一个崭新的北京正在建设中,向2008放飞中国人的梦想和期待……
相关链接:
2008——相聚在北京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由此进入央视国际国庆特别报道《十月 感受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