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国庆系列报道之一: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


  关键词:菜篮子工程 绿色食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不用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之后,人们在对待吃的问题上开始转向吃什么、怎么吃,开始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纯净、健康、自然成为饮食的基本取向;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强相关行业的宏观调控和具体管理,“菜篮子工程”、“绿色食品”等概念深入人心,一个健康、绿色的饮食时代已经到来……

  
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


  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米袋子”鼓起来了,温饱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难题,人们对饮食开始有了科学、健康、合理的意识和要求。作为一项解决供需矛盾的措施,政府从1988年5月开始推出并实施了“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实施10多年来,成绩显著。不经意间,老百姓的餐桌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菜篮子”产品的供给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绿色食品”应时而生


  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的十四年间,是我国城乡居民饮食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质量明显提高,营养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人们也因此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性、优质化和安全性。

  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为人们所关注。许多人抱怨:黄瓜没有了过去的清香,西红柿失去了昔日的甘美,繁荣了市场的大棚菜和反季节瓜果口感很差,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超常生长……另一方面,毒大米、注水肉、农药菜、激素果,甚至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以及转基因产品可能产生潜在危害等不安全因素都让人们在美餐之时却又惴惴不安。

  9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以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为基本特征的“绿色食品”在我国诞生了。

  
“绿色食品”受人青睐


  “民以食为天”,吃的观念发生转变的同时,食品的制作及供应方式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更多的市民通过超市、大型饮食企业等渠道获得现成的食物,因此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更是对食品企业质量的要求。

  为保障食品卫生质量安全,全国一部分大中城市已实现了马路市场退路进厅,集贸市场超市化的趋势明显,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三绿工程”的实施,让广大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

  一大批新品种被引进和开发出来,樱桃番茄、迷你黄瓜、各色彩椒、抱子甘兰、球茎茴香等新奇特菜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绿色食品成为人们的新宠。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开始大量现身于大型商场和超市中,城乡居民也形成纯净、健康、自然的饮食习惯,绿色食品成为其消费的“主旋律”。

  在长春市,有位居民几乎把上百种绿色食品都写在本子上,准备今后生活中的饮食消费就按目录来选购。他说:“现在周围的人几乎到了‘无绿’不买的地步,吃菜要无公害,米、面要标有绿色食品的标志,果酒也必须要有绿色食品的标志才能买。”

  据了解,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产品总数已达2791个。绿色食品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更加方便了广大城市居民餐桌上“绿意盎然”的需求。绿色食品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已经显示出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